比特派bitpie苹果官网下载|大佬对熊晓鸽的评价

作者: 比特派bitpie苹果官网下载
2024-03-15 08:01:36

「投资教父」熊晓鸽的江湖沉浮 - 知乎

「投资教父」熊晓鸽的江湖沉浮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投资教父」熊晓鸽的江湖沉浮人物「投资教父」熊晓鸽是2017年IDG资本收购IDG集团传奇故事的主角,作为将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公众熟知的众多互联网公司背后,几乎都有他的身影。20多年来,他赶上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热潮,也瞄准并支持了更多年轻创业者。文|陈墨采访|陈墨 闫坤沐 翟锦编辑|朱柳笛摄影|黎晓亮化妆|俞钗钗投出下一代BAT熊晓鸽的办公室里摆着一个电脑屏幕大小的机械装置,上边挂满各种混搭零部件,通上电就开始缓慢旋转。理发推剪——他从初中开始就给同学和朋友理发,直到10年前才彻底收工;乒乓球——当年为了被推荐上大学,做电工的他每天陪车间书记打球,还经常故意让对方赢球,书记答应来年一定推荐他上大学,但是1977年冬,国家恢复了高考;盒带——在《中国日报》和新华社写稿时,他用这个录音。这些物件被熊晓鸽一路从湖南背到北京,再背到美国,又从美国打包寄到瑞士,艺术家花了大半年时间,把他的一生浓缩进这个装置,它被称作「移动的雕塑」。除了丰富的经历,长久以来,作为中国风投教父级的人物,熊晓鸽身上最广为人知的传奇是,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投中了百度和腾讯。但错失阿里也常被作为他投资生涯的最大遗憾提起。可这个浓缩人生的雕塑上,没有任何与BAT有关的内容。「如果再谈BAT,对我来讲多无聊啊,15年前投的。」坐在IDG资本的北京办公室,熊晓鸽爽快地说。他喜欢谈论现在,认同去年年会上公司合伙人对IDG资本的形容:「现在的IDG资本就像是个还处在青春期的姑娘,脸上有时会冒痘。」「我们公司就是90后,对不对?是吧。正好25年了,青春年华,最好的时候!」熊晓鸽把今年定义为IDG资本重新开始的一年:1月,IDG资本联合泛海资本收购IDG集团,他接替已故董事长麦戈文出任IDG资本全球董事长,并讲述了这笔并购的意义:「首先是一个好生意,其次对我来说,也完成了对麦先生的承诺。」IDG资本最早曾是IDG集团的一个投资部门,由熊晓鸽协助IDG董事长麦戈文先生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筹备,率先拓展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机构。1999年,IDG资本从IDG独立出来,成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实行合伙人制的投资机构。麦戈文与熊晓鸽亦师亦友,90年代曾支持熊晓鸽回国建立风险投资基金。2014年,麦戈文去世后,熊晓鸽也一直协助麦家打理公司,他答应过麦戈文,要把IDG的品牌和麦戈文支持的脑科学研究事业继续下去。熊晓鸽确实做到了。在当天拍摄和采访过程中,这位IDG资本全球掌门人最常说的4个字就是「我们投的」。实际上,到2017年上半年,IDG资本在中国扶持超过600家企业,其中有150余家在中国及海外市场上市或实现并购退出。听说摄影师在时尚界很有名,熊晓鸽立即发问:「知道我是《时尚》的投资人吗?」得知封面站位与周冬雨相邻时,他又讲起两人在机场的偶遇:「我告诉她《山楂树之恋》是我们投的,她说『哎呀,你是我的贵人!』」回忆起这些时,他热情地招呼在场所有人吃酸奶:「这个特别好吃,我们投的!」当天上午,在「我们投的」之后出现的名字还有喜茶、bilibili,尚未列举的还有百度、腾讯、携程、搜狐、搜房、乌镇、传奇影业等一大串响亮的名字。「在中国来讲,IDG资本过去的20多年,就是灯塔,就是标杆。」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在形容时加重了语气。外界总结IDG资本的投资方式,其实经历了从「撒胡椒面儿」到定点投放的变化。早年间,用仅有的几百万美元的基金规模,熊晓鸽和合伙人们去中关村扫楼,单个项目资金一般控制在百万之内,一共投了大概四五百个项目。随着被撒中的种子长成巨头,IDG也开始获得了极大的回报。百度的投资,为IDG带来了超过1亿美元的回报。仅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但今天,已经手握十几支基金的熊晓鸽,投资风格却时常被评价为儒雅、保守。「那时候『撒胡椒面儿』,是因为有本事去撒。第一,这个行业别人没看明白;第二,市场上没有几个风投,没人跟你竞价。」他分析变化的原因,「现在,中国有一万多家风投基金,再这样,结果只会是低效。」他曾在很多场合放出豪言,要投就投出下一个BAT。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搞同类公司与BAT竞争,而是他深信,一定能找到更多BAT没做的事。从黑暗到黎明投出第一代BAT前的90年代初期,是熊晓鸽这样的中国风投人极其孤独的年代。那时他带着钱回国找项目,在深圳请同学吃饭,同学都不信,有人后来对媒体回忆:我们每个月工资只有120块钱,他说他有1000万美元,我办公司他出钱,他还占小股,不是骗子,也跟骗子差不多了。」外资也不看好中国的创业形势,一次开会讨论中国风投,参会的律师和IDG的财务总监说:「你们的中国投资策略听来听去就像我们美国一句话『拿着一把大粪往墙上扔,看哪个能粘住』。」那是一段令熊晓鸽感到心累的阶段。「当时老麦每年到中国巡视五六次,每一次都让我们提心吊胆,只怕他突然一灰心,就此罢手,收回所有投资和预算。」连一些英美投资家也认为,当时在中国做风险投资至少早了10年。彼时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刚刚起步,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建立,证券还是股份制改革试点的产物。民营的公司没有上市渠道,也就意味着,风险投资还没有可以退出的方式。熊晓鸽偏不信,在拉斯维加斯连1美元注都不肯下的他进行了一场赌博:「我觉得可以小规模地做,毕竟中国会一天天更好,现在没有退出机制,但以后一定会有,人还是要赌明天会更好,而且中国还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直到2000年,IDG资本才通过股权转让实现了第一笔退出。但由于布局够早,同时赶上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和互联网创业的勃发,IDG资本发展迅猛。成为传奇的同时,外界也热衷于议论IDG资本的遗憾,比如漏过了阿里巴巴,以及在2005年之前互联网泡沫到来之前,草草卖了腾讯的股份。这使得IDG资本后来在电商领域的发力时常被解读为对以往缺憾的弥补。提及过往,熊晓鸽洒脱地一挥手,「That’s life !」他认为投资是一个「永远看着未来」的行业。在IDG资本内部,一家公司上市或者是退出以后,会留下一个纪念碑,就挂在办公室墙上。「我们开玩笑说这叫『墓碑』,记录的是过去的辉煌,但是你应该寻找下一个(目标)。对于我们来讲『墓碑』越多,做成的事越多。」他觉得中国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将不会局限在国内,而是走向全球。关于IDG资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他透露说,「我们在垂直的八九个领域里都有布局,而且每个领域都尽量挑选到行业里的领头羊。」眼下,IDG资本已经在跨境金融、医疗、汽车、能源等多个领域布局。通过收购并入IDG Ventures,对方在美国、越南、印度、韩国等地都有多年的专业团队,其加入大大完善了IDG资本的全球投资网。唐宁觉得,「很多成功的投资并不必然都是独角兽。一只独角兽远不如一群千里马,独角兽可能个头挺大,挺显眼,但那是万里挑一,而且运气的成分很重要。如果能培养一群千里马,而且是用一套体系、一套机制、一套科学逻辑能够去打造培育千里马的一个体系,那是非常牛的。熊晓鸽和IDG资本做的就是这样的事。」IDG资本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熊晓鸽将怎样以体现人工智能的着装出场是他的下属最感兴趣的问题。而对熊晓鸽本人来说,如何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一些新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市场上,也是他现在最关心的领域。在大时代中进化即便已经是中国风投行业的领先者,在总结过去25年的历程时,熊晓鸽还是对《人物》坦承,他对IDG资本曾受到的两次冲击印象深刻。一次始自2005年,「2004年是腾讯上市嘛,2005年百度上市嘛。那个时候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达到了一个亿,跟美国已经相差无几。所以老外觉得到了一定的市场环境,可以进来玩玩……硅谷银行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就是把美国所有的顶尖(投资公司)老大都组织到中国来。」彼时IDG是中国上市最多的风投基金公司,规模也只有1亿美金,「这些老大一进来,每个人把这个规模提到了3个亿到5个亿」。熊晓鸽说,当时的形势是,要么合作要么竞争,如果竞争,「他可以开出3倍至5倍的工资来挖你的人,这样的话,我们就再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了。」2006年,IDG资本选择了与美国Accel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共同发起成立IDG-Accel Growth Fund I。「我们的体量一下子大了5倍,管理费也充裕了,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过去想在后期跟投但资金不足的遗憾。」第二次冲击始自2008年,创业板推出,一批早期创业成功的创业家开始组团介入早期投资,带动人民币基金纷纷发行。「我就记得那时候人民币基金『嘭』一下起来了。」熊晓鸽回忆说。作为应对,2010年7月,IDG资本完成了旗下第一只人民币PE基金——和谐成长基金的募集。「那个基金是36亿,社保给了三分之一,其他都是中科院啊,北京投资中心啊,国家出的一些钱。当时我们还是觉得特别荣幸,过去管老外的钱,现在管咱们国家的钱,尤其是社保的钱,对吧。所以这个基金我们就做得非常非常小心谨慎,也特别用心地做。」熊晓鸽告诉《人物》。饶有意味的是,熊晓鸽近年来最得意的两笔投资都与这两次危机有关。一个经典案例是对传奇影业的投资。获悉该项投资时,熊晓鸽在中国还有会要开,这要求他必须尽快赶回中国。结果熊晓鸽飞了12小时到了美国,待了6个小时,开了两个小时会,又立刻飞了回来。这是他过去几年中最得意的投资。「这也是我们投得最多、做决定最快的一笔,投了8500万美元,两个小时内做出决定。」这笔投资动用了两个基金,IDG资本和Accel加在一起,是传奇的第二大股东。后来传奇影业公司主导投拍了《盗梦空间》、《哥斯拉》、《星际穿越》等大片。另一个惊喜是暴风科技。由于不看好中概股在美国市场上的表现,熊晓鸽建议暴风在中国A股上市。而后,暴风科技以39个涨停板成为创业板「妖股之王」,也成了IDG资本投资退出的经典案例。这种把挑战变成机遇的能力,熊晓鸽常归功于自己的乐观。但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熊晓鸽特别乐意拥抱变化:「他有着各式各样的好奇心,对变化怀有饱满的热情。」这份好奇心早在熊晓鸽年轻时已经显露。15岁那年,他正顶替父亲,在湘潭钢铁厂做电钳工,因为不甘于当时的处境,以及仍对世界怀有好奇,他强烈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备考的一个多月,父母腾出大床房给他看书,放榜的时候,他从50米高的工厂楼梯「飞一般」地下来,成了湖南大学第一届外语系的学生。大学时期,没课的时候,熊晓鸽最常做的事儿是跟同学一起守在岳麓山下,看见外国人就上去做自我介绍,免费介绍景点,借以锻炼口语,他们把这叫「打猎」。一个偶然的机会,熊晓鸽写的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他因此决定当记者,后来只用8个月就拿下波士顿大学的传播学硕士学位。好友倪正东觉得,熊晓鸽的记者特性至今没有消退,这成了他身为投资人的优势。倪正东是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经常和熊晓鸽一同见成功的企业家,最近一次见的是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我觉得他和郭台铭交流,就像他几十年前采访那个王安电脑的创始人王安一样,保持着记者的味道,他们交流时,不仅是两个行业领袖之间的对话,他还会体现出一个资深记者的特性。包括他跟张艺谋在一块也是,我也会有这种感觉。」最理想的投资人拍摄时,熊晓鸽拒绝了摄影师提出的打领带的建议,「因为创业者不打领带,做风投的人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他说话爽利干脆,举止间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孩子气。去年公司年会上,他就豪迈地立下flag,到今年春节,一定减重10公斤,否则就把今年的年终奖拿出来分给大家,可至今还差3公斤。这个目标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应酬实在太多。除了工作,他还经常穿着T恤和年轻人一起玩儿,「打球,踢球,打篮球,最近我还打乒乓球。」公司组织足球赛,上学时在校队踢左边锋的熊晓鸽还给年轻人充当了一回教练。这些特质使得他很受90后创业者的欢迎,他也同样关注90后创业者。2014年,IDG资本专门设立了一只规模为1亿美元的「90后投资基金」,针对「90后生活方式和年轻创业者」。基金成立仪式在古北水镇举行时,熊晓鸽当时还清唱了一首《在路上》。他爱唱歌,用倪正东的话说,「投资人里唱歌最好的」。有一次,暴风影音的创始人、CEO冯鑫去找熊晓鸽帮忙,结果两人吃饭的地方突然来了一群歌手,环境变得嘈杂,冯鑫感到心烦。但是熊晓鸽在那个环境里待得挺舒服,「他就让我也适应适应,他说,大家要放轻松嘛,没必要那么紧张……我觉得他心里还真是挺愉快的,像个大孩子一样,不会背什么太大的思想包袱。」冯鑫回忆说。熊晓鸽曾解释如此看好90后创业者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轻,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是在过去5年普及开来的,而这5年里,90后正在上大学或刚刚步入社会,他们是最早一批掌握这项主导技术的人。现在我们是两条腿走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些新招式,我们可能会更多地让90后去摸索出一套新东西出来,找出一些解决人们痛点和爽点的商业模式。」达令家的创始人齐燕在谈到熊晓鸽时,主动补充了一个问题:「对创业者来讲,最理想的投资人是什么样子的?」她接着回答说,「我觉得最理想的投资人就是熊晓鸽这样的,我说他是一个icon,是非常坚定的人,选择了一支团队,会坚持走到底,除非创始人自己放弃。」「你可以把他称为投资人,与此同时,他又是超越那种狭义的投资人,是朋友,是媒体人,还做过政府顾问,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定位。」唐宁描述说。这位投资人还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倪正东每次想起熊晓鸽的节奏,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经常早晨在一个城市,夜晚在一个城市,第二天又飞到第三个城市参加各种重要的商务活动。「我认识他这20多年,感觉他就是马不停蹄,从没歇过,很少听说他休假。」他依然坚持着一些多年的习惯:出门前会带上当天的报纸杂志,看到有用的信息,立即开始联系。事实上,他的很多投资项目都是从「偶遇」开始的。比如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巧遇上海电影集团的总裁任仲伦,从而决定拍摄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高考1977》。2012年,熊晓鸽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起这部电影:「我们不是投了一个电影叫《高考1977》吗?那个听到广播说可以高考的情景,现在一看到还想掉眼泪。」说着他抬起头,皱了皱眉头。12月28日这天,他去了一趟武汉大学,代表IDG资本向武汉大学捐赠1977万元,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每年由学生投票选举,奖给20个教本科生的老师,奖金在教师节当天颁发。这笔捐赠也和他1977年参加高考有关:「武汉大学的查全性教授,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这位老先生提出来的……我10年前就见过他,还鞠了一大躬。今年不是恢复高考40周年嘛,我和合伙人周全都是77级,所以就想要做这样一个捐赠。」还有一次,在飞往莫斯科观看索契冬奥会的飞机上,熊晓鸽偶遇蔡国强,后来才投拍了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回忆起这段经历,他抬高声调笑起来:「我是想让他们去得奥斯卡的你知道吗?」他曾受邀走过两次奥斯卡红毯,但两次都没有中国影片入围。齐燕觉得,熊晓鸽身上有一种江湖义气,「这个义气不是我一拍脑袋就义气了,而是坚定的一个表现。当他判断这是一个大市场,就不会怕短期内的一些(挫折)。他不是投资圈里边的羊,而是狼。当羊群都害怕的时候,他展示出等待、坚韧、冷静和隐忍。」这些年,熊晓鸽确实冷静隐忍多了,因为整个市场「钱越来越多了」。钱多的坏处在于,「他(创业者)反过来把时间花在忽悠我们这些做投资的人身上去了,要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有时IDG资本的理性定价成了对方再去与别家投资机构谈判的跳板,估值被抬高,形成泡沫,实际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都不利。这部分导致了他的孤独:「人多了以后,你反而更愿意待在人少的地方,琢磨琢磨,想得更清楚一点。」他更偏好像《水浒传》里宋江一样的创业者,也更愿意自己成为这样的投资人——慧眼识英雄,能找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在闹哄哄的拍摄现场,熊晓鸽安然地对《人物》说:「所以你会发现,我们这些人好像竞争很强,但还是经常愿意在一块儿聚聚,互相交流。可能更像一个江湖,对吗?」 奥迪说:比起「投资教父」的称呼,熊晓鸽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或「记者」——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对事物有极好的嗅觉。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期《人物》编辑于 2021-10-14 16:02人文教父(小说)教父(电影)​赞同 30​​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独家对话创投教父熊晓鸽:科技公司如何成为百年老店,是全世界的难题_腾讯新闻

独家对话创投教父熊晓鸽:科技公司如何成为百年老店,是全世界的难题_腾讯新闻

独家对话创投教父熊晓鸽:科技公司如何成为百年老店,是全世界的难题

作者:肖海燕 何斌

编辑:沈冲

在中国能被称为投资“教父”的人并不多,坐在我们对面的熊晓鸽是其中之一。

在清华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熊晓鸽在参与完“IDG资本-清华脑科学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后赶来,并提前十几分钟到达。一开场就感慨地告诉我们,这是IDG资本十年后与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的续约捐赠,最令他自豪的是,他在十年前就将这个脑科学公益项目带到了中国。

在这个活动前,熊晓鸽几乎已经不太接受媒体采访,特别是3年前他对外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投资人的评选,这让市场对这位大佬的动向愈发好奇:这些年熊晓鸽在忙些什么?

虽然他在努力淡出“江湖”,但他的动向仍然让人好奇,一定意义上被参照为风向标。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IDG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想要进军中国市场。

此时,曾几次在麦戈文对中交流场合中,扮演“救场翻译”的熊晓鸽走入了他的视野,这位曾经的“记者”大胆地向麦戈文举荐自己,希望成为IDG中国市场负责人,令熊晓鸽没想到的是,麦戈文竟爽快地答应了。自此,熊晓鸽开启了一段绮丽的人生旅程。

1993年,熊晓鸽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风投公司IDG资本,从此拉开了中国创投史的大幕。

当然熊晓鸽也并非一路“躺赢”。那一年,丁磊、张朝阳才大学毕业,马云刚生起创业的念头,在中国创客仍未萌芽,市场缺乏项目时,熊晓鸽每每向人说,你来创业做项目我来投资时都会被当做骗子,“颗粒无收”的日子一熬就是7年。

在28年的长河中,创客潮起潮落,数百万家创业公司不断交替新增,不过熊晓鸽带领的IDG资本始终保持在中国创投的第一梯队,并投出腾讯、百度、美团等上千家知名公司。回想当初为什么支持熊晓鸽,麦戈文曾回忆道:“这家伙敢拿自己的青春来赌中国的未来,我赌点钱算不了什么。”

从电工到记者,从记者到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拓荒者,从湖南湘潭钢铁厂走向世界舞台,可以说熊晓鸽的人生跨度映射的是中国的时代变迁与发展。我们对熊晓鸽有太多的好奇,借4月22日“IDG资本-清华脑科学发展基金捐赠仪式”举办之际,腾讯财经对熊晓鸽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

专访中,熊晓鸽谈到未来十年中国的投资机会,投资中穿越周期的眼力,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秘诀”,人生面临每次重大抉择时的思考以及个人工作的侧重点,正是这些历练成就了熊晓鸽。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下一个BAT或在AI、5G领域

腾讯财经:中国市值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是互联网、消费和金融公司,作为行业顶级投资人,您认为下一个十年,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会产生在哪些领域?

熊晓鸽:下一个十年的主导性技术集中在人工智能、5G为基础的技术场景,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以及基因工程和脑科学应用等前沿科技。

腾讯财经:除了AI、5G和脑科学,近期您关注的重点领域还有哪些?

熊晓鸽:跨境电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毕竟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在境外的销售额相对还比较少,所以我们判断跨境电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另外,中国的年轻人群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消费模式,这在美国反而没出现,美国多少年来还是麦当劳、可口可乐,而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消费品牌,像我们投的喜茶等,所以我也看好年轻一代引领的新消费市场。

腾讯财经:提到新消费,您怎么去观察年轻人的消费模式,通过什么方式跟90后、00后打交道?

熊晓鸽:我发现在投资上有一点与年龄相关的规律,BAT都是60后的创业者,而投他们的投资人几乎都是50后。所以基本上是60后投70后/80后,70后投80后/90后等,以此类推。我们IDG资本就设立过90后基金。

那么要了解90后、00后,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我们团队成员跟他们在一起“泡”,了解他们的需求、喜好;就我们这些“老家伙”而言,也应该参加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看看年轻的创业者在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甚至唱什么。

比如说我个人很喜欢唱歌,最近还学会了很流行的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有些企业错把重点放在“忽悠”上

腾讯财经:您刚入行时是找人难、找项目难,颗粒无收,但现在市场投资机构过万家,项目也很多,您觉得现在行业的痛点有哪些?

熊晓鸽:现在大家共同面临的现状就是基金太多了,中国的基金是全世界最多的,且不够成熟,这也会导致有些企业创始人会花很多时间在“对付”投资人身上,造成了企业估值的“盲目”攀比,没有真正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企业上。

创业者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要选择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机构,不要因为贪图明星、IP效应或高估值去选择投资人,而是应脚踏实地地把公司做大,这是一个公司能长期发展,能成为百年老店最重要的路径。

腾讯财经:如今的一级市场与28年前已不一样,一方面,头部机构规模越做越大,另一方面,老牌VC的年轻合伙人从老东家出走,中国的VC 2.0也在慢慢崛起,作为中国创投行业的开拓者, 您认为投资机构如何做才能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熊晓鸽:做投资应该是研究驱动,IDG资本在芯片领域投资的第一个实现IPO的公司,是1994年投的风华高科,做电容器的,那时大家也没觉得能赚多少钱,回过头来看,我们比风口早了好些年,做投资不能等到了风口再去投。

一个好的投资公司,一定是要耐得住寂寞,有长期持有的打算,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风口的出现做好准备。另外,我一再强调人和团队,必须保持学习动力,要学习新的市场,学习友商、竞争对手的打法,找到自己发展的特色和套路。

好企业的目标是成为“百年老店”

腾讯财经: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熊晓鸽:每个团队情况不同,投资也一定要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评估。对比过去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如果要投一些基因工程、芯片等前沿技术类的企业,我们会非常注重其是否具备扎实深厚的技术背景。创业团队不一定非常能讲,也不一定特别会销售,但是得有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而针对于消费互联网,可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会做市场、能很好地服务用户是更为重要的。

腾讯财经:您提到“百年老店”,什么样的企业在您心中是标杆企业?

熊晓鸽:我在波士顿当记者时采访过王安先生,他创立了王安电脑。这个公司当时在美国排名非常靠前,我当时在新华社实习时第一次用的电脑,就是王安电脑。当时王安电脑不仅在波士顿拥有最大的办公楼,还捐赠了王安演艺中心等,但这么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居然六年内就垮了。

为什么它这六年没做好,主要是没解决好传承的问题,也犯了一些战略上的错误。在王安生病时,他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但儿子不擅长管理,后又从IBM请职业经理人管理,多次震荡后整个公司便走向破产。

所以我觉得一个公司要做到基业常青是最难的。尤其是技术型的公司,能坚持十年、二十年立于风口而不倒就很不错了。

我们投的技术型公司比较多,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中国的百年老店;但很现实的是技术公司大概每十年会面临一个新的技术挑战,像“蛇脱皮”一样,所谓主导技术大概只会领风骚十年左右,如果不积极迭代和迎头赶上,肯定会落后。

腾讯财经:在组织、人才等方面,企业是否有可能找到成为“百年老店”的路径?

熊晓鸽:这跟文化有很大关系。比如日本的一些公司,做得比较久,但它们现在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出来后,不能赶上技术迭代的速度,并推出新的产品,那结局一定是落后。

所以科技公司如何成为百年老店是一个全世界的难题。它有文化的原因,比如像一些家族企业,包容性会差一些;中国虽然现在也有家族企业,但大股东怎样来管公司,让其基业长青,这个解决方案全世界都在寻找。

腾讯财经:您提到IDG资本要成为“百年老店”,我相信您也应该在寻找、在思考。

熊晓鸽:做投资也是一样,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也必须要克服种种的挑战,争取基业常青。

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关注“人”,比如我们的团队是践行“合伙人制”的,且要保证有新鲜的血液在传承,保证有一代一代的新人进来。这光靠明星或者靠个人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奉行的是“群星策略”。我在三年前就宣布不再参加任何关于投资人的评选了,就是希望我们有更多优秀的投资人脱颖而出。

最后悔的不是没投,而是退出太早

腾讯财经:很多大机构内部一些高层很介意错过大项目,对于IDG资本曾错过的一些大项目,您怎么看?

熊晓鸽:错过肯定是很遗憾的事,但是投资行业本身就是个“遗憾”的行业。即使你投对了就会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投少了,投晚了;卖早了,会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拿住。能理性地总结经验,并减少这样的遗憾才是最重要的。

腾讯财经:提到遗憾,在投资过程中哪个项目是让您觉得最后悔的、没有投的?

熊晓鸽:其实最后悔的不是没投,而是退出太早,比如腾讯。但做投资的首先要有很好的心态,永远相信未来会投出比别人更牛的公司。我们不能每天活在遗憾里捶胸顿足,要向前看。

腾讯财经:那么IDG资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IDG资本,您认为是做对了什么?

熊晓鸽:我认为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容性强的合伙人体制。

包容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吸引能人来,来了以后让他们待得住,能够产出很好的结果;而不是谁职位高、谁资历深就拍板说了算。要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主动去找项目、抢项目,找到以后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讨论和沟通,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

另外是要乐观看待结果。因为投资是一个集体的决定,失败也是集体的失败,不能说因为项目失败而去怪罪某一个人,他已经很难受了。所以对于投资公司来讲,能够理性地总结失败教训是最宝贵的财富。

麦戈文、母亲与脑科学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与IDG资本创始董事长熊晓鸽在捐赠仪式现场合影

腾讯财经: 2000年从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开始,麦戈文先生先后在清华、北大、北师大进行了捐赠,过去十年麦戈文先生及IDG资本共对三个学校捐赠了2亿元人民币,当时麦戈文先生为什么会选择捐赠脑科学领域?

熊晓鸽:麦戈文先生小时候看过一本叫《强大的人脑》的书,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中学时他设计了一个计算机似的游戏机,麻省理工学院给了他奖学金,这些是对他脑科学的启蒙。在MIT读生物时,他又对脑神经高度感兴趣,在2000年前后,他判断CT等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已可以用到脑科学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全球每年新增的脑疾病患者高达几千万,于是他决定捐助脑科学领域。

腾讯财经:在麦戈文先生去世后,脑科学领域在亚洲的发展,几乎是您在传承,您和脑科学有什么样的渊源?

熊晓鸽:当时麦戈文先生计划在亚洲成立脑科学研究院,日本有几所高校都提交了申请。我的母亲是因脑溢血病故,我肯定是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在中国落地。所以我当时告诉麦先生中国对脑疾病的防治很迫切,因此先后引荐了清华、北大、北师大三所高校和麦先生详谈,并在2011年成功将项目落地中国。这次的续约也是为了可以持续通过捐赠助力中国脑科学基础研究,在未来我们捐赠金额预计每年不少于2000万人民币,并计划不断增加。

腾讯财经:您在公共场合很少提到您的母亲,她是怎样一个人,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熊晓鸽:我母亲幼年穷苦,但天性乐观,永远是笑眯眯的。在她心里,她那个年代所有的痛苦、辛酸,都不是我需要知道的,我应该生活在纯粹光明的世界里。她不是一个有高深文化知识的母亲,但她凭着母亲的本能,维护着我简单美好的世界。成年后,我也经历一些风浪,常常有同事大惑不解,你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我这种近似偏执的乐观,是源自于母亲的信念和坚持,是她让我永远从光明的一面去认知这个世界。我母亲是我大学毕业那年因脑溢血病故的,如果当时能有今天这样的医疗条件,她是不会去世的。这既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今天我支持脑科学研究的动力。

腾讯财经:外界对您的评价“情怀”和“感恩”是您身上很鲜明的标签,对于这样的评价,您怎么看?

熊晓鸽:关于公益和慈善,不要管人家怎么看,一定是自己对某些东西有很深的认识,对这些认识愿意拿出自己拥有的资源去支持它。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公益慈善于我“无关宏旨,唯存己念”。我与我们团队其他合伙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都感恩于我们的母校及所受过的教育,在“情怀”和“感恩”方面,我与合伙人们是高度一致的。

腾讯财经:您在这个行业二十八年了,还有什么“野心”没有实现?

熊晓鸽:走到今天,我非常幸运,很多东西都赶上了。赶上高考、考研究生、国外留学,又设立了中国第一家风投公司,重点是赶上中国的发展。所以到今天来讲,可以说此生无憾。

我经常在想,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给这个社会留下了什么?麦戈文先生发起的这个脑科学研究院捐助项目,我就觉得很自豪。未来,脑科学研究的进步可以帮助治疗很多脑病变的病患,解决一些遗憾。而我是推动这个项目的一份子,将它带到中国,这是我能够想到、做到的一些能留给社会的事。

还有一点是,我不想为后代们留下遗憾,我们要避免后代遭受我们这一代人消费带来的恶果。所以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在新能源(环保)、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做一些事情,然后也逐步在投资布局中进行落地。

腾讯财经:下面是我们向00后网友征集的问题,您觉得在当下人才非常集中的时代,还能产生下一个“熊晓鸽”吗?

熊晓鸽:我做风投,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所谓偶然性,我当记者时,碰巧碰上了麦先生,他想做出版也想做风投,正好我们俩一拍即合,这是偶然性。

必然性是赶上这个时代,中国没有创投,需要有人来做,随后又碰上中国加入WTO,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借着大势我可能也做成了一点事。

但我一个人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坦率来讲不容易,这需要时代和身边的人一起来成就。同样IDG资本也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很重要的是找了一批同心同德的合伙人,我们一起做了一些事情。

当然,如果生命再来一次,我可能不会先去做风投,可能会选择去创业,先去实战的战场打磨一番,再去做投资。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能得到很多历练机会,比我们当时要好很多,科技和知识的补给也都要比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丰富。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比我优秀的人出现。

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4.5亿人患有脑疾病,占全部疾病的11%,包括孤独症、儿童多动症、智障等儿童期脑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成年期脑疾病,以及老年痴呆、帕金森病、中风等老年期脑疾病,覆盖了各年龄层,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熊晓鸽:自称90后的创投大佬|熊晓鸽|IDG|创投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熊晓鸽:自称90后的创投大佬|熊晓鸽|IDG|创投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首页

新闻

财经

股票

科技

房产

汽车

体育

博客

更多

娱乐教育时尚女性星座健康

图片历史视频收藏育儿读书

专栏佛学游戏旅游邮箱导航

移动客户端

新浪微博

新浪新闻

新浪体育

新浪娱乐

新浪财经

新浪视频

新浪游戏

天气通

注册

登录

新浪财经

管理 >正文

行情

股吧

新闻

熊晓鸽:自称90后的创投大佬

2015年11月18日 01:00

上海证券报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他率先将西方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中国,被称为“中国VC第一人”、“中国VC拓荒者”;他是马化腾、李彦宏创业时期的贵人,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神话。他就是IDG创始合伙人熊晓鸽。

  投资圈如此评价这位创投界“湘军”:“投资人”是人中之人,而熊晓鸽是“投资人”中的投资人。

  他自己则常常以90后自称:“在你有90后心态的时候就要疯狂一把,敢想敢干。”

  ⊙记者 朱方舟 ○编辑 全泽源

  从一群人中识别熊晓鸽[微博]很容易。他举止亲切温和,衣着朴素、不修边幅。在苏州东沙湖杯创业大赛上,他混杂在一群投资人中间,周边围满了一大群媒体人、创业者,大家问各式各样的问题,交换着名片。间隙不停有人走来跟他握手、寒暄,助手还不时插进来请示问题。熊晓鸽的时间、空间被分割成若干碎片。

  熊晓鸽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能挤出的专访时间非常有限。即使坐下来接受专访时,他依旧忙碌,不停与投资界同行打招呼问好。

  熊晓鸽多年的媒体人经历,让记者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眼前的这位著名投资人就是一位熟悉的老编辑。

  记者情结

  熟悉投资界的人都知道,熊晓鸽有一段媒体经历。他读大学本科时就萌发了做记者的梦想,研究生读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做过新华社记者。在波士顿拿的硕士文凭和在海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媒体。他甚至因忙于《电子导报》事务而无暇撰写管理学博士论文。

  至今,熊晓鸽的身上仍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记者味。熊晓鸽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还是一名“记者”,“做记者和做投资挺像的,记者是寻找好的报道对象,投资人是寻找好的投资对象。记者要判断是否有报道价值,投资人需要判断是否有投资价值。”

  在美国做记者的时候,熊晓鸽经常去硅谷采访,认识了很多投资圈的人,其中包括IDG董事长麦戈文,后来熊晓鸽称呼他为“老麦”。

  在《电子导报》期间,熊晓鸽觉得应该去中国发展,于是写了个计划书交到英国总部,但没有被批准。

  在他很失望的时候,老麦欢迎他加入IDG,帮助公司来中国发展。熊晓鸽跟老麦说,自己之前年薪4.2万美元,现在一分不多要,半年后再根据表现调整,唯一的要求是直接汇报,因为他痛恨大公司的官僚主义作风。老麦给了他5万美元。半年后主动问他对于薪水的期待,熊晓鸽开玩笑说怎么也得翻倍吧,老麦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些都是做记者带来的机会。”熊晓鸽如此说。

  熊晓鸽把投资生涯看成是记者职业的延续,这种解释风趣并自成一说。在记者和投资人两个职业之间选择时,熊晓鸽说,“我的第一职业是记者,第二个职业是做投资,不管是记者还是投资人,对各个行业都有兴趣,激动人心的市场、激动人心的产品和技术,很牛的创业者、很有意思的人,都想跟他合作。”

  谈到这两种“记者”的不同,他说,你这种新闻记者在掌握情况做判断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文章写出,传播出去,广而告之。而他这种“记者”,看到好东西后不能对外公开掌握的情况,只能偷偷摸摸地和合伙人分享,往往等到所投的项目有一定成绩之后才会对外界提起。

  资料显示,IDG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出版公司。1980年,IDG进入中国后,和中方合资出版了《计算机世界》周刊,1998年跟美国赫斯特公司合作,进军时尚领域,出版《时尚伊人》、《时尚芭莎》、《时尚先生》等一系列刊物。“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因为IDG做媒体,所以对市场和行业人脉的关系比较清楚,对投资是很有帮助的。”熊晓鸽如此分析。

  说来说去,从熊晓鸽的只言片语中,依然难以掩饰他对记者这个职业难以忘怀的情结。所以即便在从事投资后,他依然不忘自己的“老本行”――影视、传媒、娱乐行业。“我今年做的很多投资都是跟文化、艺术息息相关。”他说。

  多才多艺

  投资人与艺术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投资人脚踩大地,丁是丁卯是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艺术家则天马行空,想象越瑰丽、离常识越远越好。

  熊晓鸽对别人给他的“投资界大佬”等称谓不以为然,他反问记者,“什么叫投资家?做投资的就是做投资的,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职业,这顶高帽子不好。”相较而言,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工作者”或是“知识分子”。

  熊晓鸽从小就有艺术天分,爱看电影、爱唱歌,而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投资上。他最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美国的传奇影业。此前国内热映的《盗梦空间》、《环太平洋》、《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巨制均是出自于传奇影业。

  说起与传奇影业的机缘,他表示,投资这个公司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IDG准备把美国的一个杂志引进来,正好那天举办了一个活动,里昂纳多也出席了,内部就放了一段《盗梦空间》的样片。看完之后,他很震撼,“一般来讲一个电影你说没看懂或者说不好看,你就不再去看了。但是这个片子我虽然没看懂,还觉得挺好看,并且还想再去看,把它搞明白。”

  《盗梦空间》的导演整整花了10年时间去开发这部片子,精益求精,精到极致,精到其他机构无法企及。传奇影业只做策划、剧本和融资,连发行都让有实力的发行商去做,他们的盈利模式独特、稳健。另外,传奇影业本身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品。

  “我当时投资的时候,他们连门口接待的人员加在一起才29人。这个项目商业模式好,对艺术精益求精,拍的都是大片,而且全球发行。这种公司、这样的团队,没有理由不投。”熊晓鸽回忆。

  聊起了国产电影行业,熊晓鸽亦是了如指掌,“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很大,票房也很好。但是现在中国电影公司有点像互联网公司,只能在窝里练,走不出去,片子都是在国内卖。比如,国产的喜剧只能中国人看着笑,老外并不觉得好笑,而国外的一些片子,悲剧也好,喜剧也好,喜怒哀乐都跟着它走。”不过他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现象,未来国产电影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

  为了国产片走向国际市场,熊晓鸽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努力。目前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便是由传奇影业这一平台的国外编剧开发,也是前后花了很长时间。IDG资本、中影、乐视都参与了投资。此外,熊晓鸽在美国的电影学院、南加州大学、还有他的母校波士顿大学发起了“中国故事奖学金”,个人赞助美国学习电影编剧的学生来写中国的电影故事。未来也会投一些电影讲中国的故事,传播到全世界去。

  在国内,5年前他便与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合作成立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每年自掏腰包赞助国外学电影的学生来中国,跟中国学电影的同学一起合作,参加《看中国》、《看北京》项目,拍摄10至15分钟的短片。现在已经拍了200多部微电影。他想通过这样的合作推动国产电影国际化的程度。

  除了投资很艺术,生活中的熊晓鸽也极具艺术天分。“我唱歌专业水平的。现在老自吹自擂,我是投资界唱得最好的。”说完他来个自嘲式的哈哈大笑。

  记者随即提到正在喜马拉雅举办的卓福民、查理、徐小平、陆豪等六位创投名人的“色界”艺术展,希望下次他也参与其中。他莞尔一笑反问道,“你这不是要拆卓福民他们的台吗?我要是过去,他们该显得太业余了。”说完又自顾笑开。

  事实上,熊晓鸽不仅男高音可媲美专业水准,在体育运动上也是一把好手。他喜欢打羽毛球,于是把打羽毛球也当成了一门专业,还特地拜了国家队的教练为师。

  投资之道

  说起IDG,不得不提到其擅长的TMT领域投资,以及百度[微博]、腾讯、搜狐、携程等一批明星公司。熊晓鸽和他的团队,在第一波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找到了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等,伴随了30多个互联网公司上市,他们中产生了上百个亿级富豪。

  对制造下一个互联网巨头,熊晓鸽抱以强烈期待,“BAT是了不起的公司,在这三家公司中IDG资本投资了两个,也获得很大的回报。这个行业变化很快,一家互联网企业能够独领风骚20年已经很了不起。”

  在他的理解中,与上代BAT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是,下一代的BAT是移动互联网产物。目前BAT的用户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和美国三大行业巨头苹果、Google、Facebook的国际市场相比,下一代BAT除了撑起国内市场,产品还能够走向全世界。此外,下一代BAT主要的投资出资应该是来源国内,并且在国内上市。毕竟国内的市盈率比国外的高很多。

  为了汲取新鲜血液、扩大项目源,IDG资本全情投入到投资90后的阳光之旅。于去年成立了90后创业基金、校园创业比赛等,以种种手段主动地寻找更多的创业者。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所谓的主导技术” 。熊晓鸽认为,每一种主导技术大概有8至10年左右的周期,比较牛的投资会出现在这个时段,投资人要跟上这个节奏。过去,IDG投资马化腾、李彦宏等人就是抓住了这个节奏,现在瞄准的是90后。

  他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泡在这群小朋友中间,跟他们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唱歌,一起聊天。IDG资本的每个90后主题活动,熊晓鸽几乎必然出席,而且十分活跃。

  有人说90后不靠谱。熊晓鸽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眼中,90后有很多新的灵感,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迸发出一些新的东西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好就是90后的时代,他们会在这个领域做出名堂。“苹果的乔布斯、微软[微博]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Mark,他们这几个人创业的年龄正好就是现在的90后。”他向记者一一举例。

  人不轻狂枉少年。熊晓鸽常常以90后自称,“在你有90后心态的时候就要疯狂一把,敢想敢干。”一个被圈内津津乐道的案例是:1995年熊晓鸽初赴英伦,发现酒店昂贵却上网困难,他郁闷之极,遂操起两个宾馆的垃圾桶并套上洗衣袋,气呼呼冲去了海德公园,在那里他跨上倒扣过来的垃圾桶,义正词严地发表了一篇抱怨英国互联网程度低的演讲。

  这看似无厘头的行为,却让熊晓鸽十分得意。“回来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却一直在笑我。他告诉我,据最新研究报道,在海德公园做演讲的70%以上都有神经病。”回忆起这段任性故事,熊晓鸽又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年轻的心,能跑千里马,能修万里船,只有抱负,没有包袱。”

  然而,他对90后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也提出忠告,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的选择性变得很强,未来移动互联网还是内容为王,没人看的内容,就不会有流量,就不会有广告收入。有些当红的企业,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这让他非常担心。说着他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微信中的订阅信息,比如他订阅的一些财经资讯,关心的反腐消息,以及一些与切身相关的健康、科学信息等。

  独到理念

  作为中国创投行业的开山鼻祖,IDG资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是VC的同义词。在二十余年里,IDG资本成为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并聚齐了包括周全、过亿宏、章苏阳、林栋梁、杨飞、李建光在内的“黄金战队”。

  颇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外资投资机构的“一人独大”局面,IDG资本还诞生了多位明星投资人,在2015年度《福布斯》最佳中国创业投资人的评选中,IDG资本在50个席位中占据了5个,居国内VC机构之首。在IDG资本,各个合伙人各有所长,真正体现合伙制基金公司的含义。

  熊晓鸽自称自己是IDG资历最老的家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有“一票否决权”。“IDG资本现在有7位合伙人,遇到比较大的项目,我们7个人会一起投票表决,每人一票,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执行。”

  他告诉记者,合伙制是西方成熟的投资方式,得到投资机构的公认,这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避免领导人刚愎自用,能有效规避风险。严格执行合伙人制度不走样,保证了IDG资本公平、稳定发展。“如果我一人说了算,有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特别好的收益,但我不是神,也有可能犯极其愚蠢的错误。IDG资本合伙人按照行业划分,各有专长,使公司体制更具竞争力。”

  此外,IDG资本内部既有专门投早期的“90后基金”、VC基金、成长期的PE基金,也有各类产业基金、人民币基金。传奇影业就是由IDG的媒体基金和PE基金一起投资的,暴风科技则是由人民币基金投的。爱好体育运动的他依然使用了乒乓球队的比喻,“我们公司有打横拍的,有打直拍的,有快攻的,有防守的,各式各样的人才都有,这样就能保证长盛不衰。”

  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他则形象比喻称,创业者就像是坐在一条橡皮艇上玩漂流,如果你的方向是大海,你只要用力往前划就行,翻了船再爬上去,最终到达大海。但如果你最后只进了江河湖泊,我们一般不会投。尤其是当领域很小,创业者又很坚持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放弃,即便他做到了市场第一,我们也不会投,因为市场规模太小了。

  其次,要看投的产品是否够创新,是否有想象力,是否容易被复制。有时候个人的兴趣可以帮你选出好的投资项目。另外,创业团队本身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也很重要。“对创业者最难的判断就是对他本人的判断,我希望他健康、学习能力强、能独立思考,并且认真听你说话,但又不是什么都听你的。”

  熊晓鸽是“二八定律”的忠实信徒,“一个基金只要有20%的投资项目大获成功,就会带来80%以上的回报。但你只看到了20%,我们却还要面对那很可能失败的80%。我们在中国投资了近400家公司,成功的超过80家。投资人的价值在于永远在挑战二八定律。”他坦承自己始终会被挫败感袭击。

  从工厂的钳工,到美国硅谷的记者,再到中国创投业的拓荒人,熊晓鸽一步步走向卓越,除了运气,更多的是独到的眼光、不懈的努力以及与时偕行的谦逊。访谈临末,他看着记者,目光诚恳,将这二十余年的感悟浓缩在一句话中,“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喜欢投资这个职业,可以学很多东西,还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同时给社会带来财富,创造就业机会,我觉得挺开心的。”

THE_END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文章关键词: 熊晓鸽 IDG 创投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浪理财师推荐

观摩专业理财师操盘 跟买跟卖赚大钱>>

更多理财师

相关阅读

聚焦

应用中心

新浪公益

新浪游戏

互动活动

热点推荐

不一样的课表:课程格子

最好看最好用:字体大师

市场行情分析:股票雷达

共享美食时光:好豆菜谱

惊悚的旅程:恶魔的地牢

真正的达人:这是什么鬼

用符号杀敌:画符吧忍者

找生命水源:云之追逐者

购物地标网站:手机天猫

真正永久免费:触宝电话

个性旅行社区:面包旅行

一键随心更换:铃声多多

势不可挡:战神天启之旅

微生物:疯狂跳跳研究所

恶搞:口袋大叔神奇宝贝

险:生化危机之末日丧尸

微博益起来感恩行动

2013捐一元爱心送营养

2013壹基金公益映像节

水立方中国公益平台

阿里巴巴公益广告大赛

思源方舟防灾减灾

2013爱佑慈善晚宴

佳能影像公益

贫困儿童图书漂流箱项目

福特汽车环保奖

女童权益保护全球行动

奔驰自然保护项目

佳能希望小学色彩教室

卡夫希望厨房

妇基会母亲包邮活动

微博-达人通

《九阴真经》唯我独尊礼包

《梦幻西游手游版》夏日情谊卡

《星际战甲》新浪高级特权礼包

《问道》天书奇谭至尊礼包

《新倩女幽魂》新浪特权礼包

《热血传奇》15周年专区礼包

《大话西游2》人气公测礼包

《倩女幽魂2》新浪1888元白金卡

《第三把剑》新浪特权皇钻礼包

《奇迹MU》 新浪独家礼包

《龙门虎将》新浪定制礼包

《虎豹骑》二次测试码

角色扮演类新手卡

射击类游戏新手卡

动作类游戏新手卡

策略类游戏新手卡

新浪专栏:读名家知天下

想成为专栏作家?戳这里

强势围观!政务微博大事件!

快来看!湖南微博有大事!

最火博文 大家都在看

一大波台湾美食正在向你逼近!

[财经]股市行情查询

[财经]理财计算器

[科技]数码产品库

[视频]最热影视大片

[旅游]国内外景点查询

[育儿]育儿实用工具库

[汽车]车型查询

[女性]化妆品产品库

[星座]星座运势查询

[娱乐]影讯查询

[娱乐]电视节目表

[教育]大学院校查询

・城市热点节庆活动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

clos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

「瞪羚星·第8位」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 - 知乎

「瞪羚星·第8位」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瞪羚星·第8位」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瞪羚之星一站式投融资对接服务,让投融资更高效。来源:搜狐传媒 编辑:瞪羚哥创立IDG资本23年之后,熊晓鸽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8月,IDG资本宣布成立一只1亿美元规模的90后创业基金。熊晓鸽期待在90后创业者中找到一个中国的扎克伯格。在第二天的庆祝会上,熊晓鸽清唱了一首《在路上》,这让在场的90后创业者孙宇晨很感动,他说:“没想到一个大佬能这样。”这个娃娃脸,海归出身,男高音可媲美专业水准的风投界大佬对《财经》记者说,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90后出场了,IDG也该跟着这帮孩子们一起再次创业了。IDG其实仍在顶峰。在熊晓鸽的主持下,IDG在第一波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找到了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季琦、莫天全等,伴随了30多个互联网公司上市,他们中产生了上百个亿级富豪。这样的成绩在中国至今无人能比。但这些多数停留在2005年前。最近几年,熊晓鸽归于平静。外界评价他是一个四平八稳,善于谋划的人。他投资的一些项目正在陆续退出,期间也产生一些明星项目,搜房网和91无线,但这些不足以撑起熊晓鸽的野心和抱负。他曾不止一次说,投资一家牛逼公司会有很大快感。很快,熊晓鸽全情投入到投资90后的阳光之旅,他再次押上了自己,笃信“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疯狂的基因稳健和疯狂时常交织出现在熊晓鸽的身上,若是忽略这些,就无法完全理解他。“他永远都对下一段风景感兴趣,哪怕现在,他还在想尽办法往前走。”他身边的人说。熊晓鸽出身湖南湘潭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湘潭钢铁厂的一位干部,他15岁就顶替父亲进厂当上了一名电工,这是他儿时的愿望。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熊晓鸽考上了湖南大学英语专业。当时,中东正处于战火纷争时期,新华社记者每天发回的精彩战地报道,让熊晓鸽开始对当记者产生浓厚兴趣。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毕业后的熊晓鸽不愿留校任教,而是到北京当了英文翻译。经历过两次考研之后,最终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上了中国社科院英语采编专业。在社科院,熊晓鸽比以往更加勤奋地写作。他的一位社科院同学回忆,当时,大家手头都紧张,都跑去教英文,来钱快,也轻松,但熊晓鸽一门心思想当记者,又喜欢艺术,就跑去给中国日报写文学艺术方面的稿子。这位老同学回忆称:“那时候他还是个学生,名不正言不顺地跑去采访,经常吃闭门羹。”社科院的老同学们十分折服于熊晓鸽身上的那股子理想劲头,在那个人人都力求安稳的年代,熊晓鸽已经显露出和别人不一样之处。读研后期,熊晓鸽同学的同学,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周全给熊晓鸽写了一封很短的信:“晓鸽,你快点来美国吧,你这样的人太应该来了。”这几个字让熊晓鸽决定远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继续求学。到了美国之后,熊晓鸽一边靠装自行车挣生活费,一边日夜学习,八个月拿下波士顿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勤奋的求学生涯并未就此打住,在导师的帮助下,熊晓鸽又跑到以培养外交精英知名的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熊晓鸽在美国卡纳斯出版集团当上记者,已经是1988年的事情了。他的采访阵地不在战场,而在美国硅谷,他不报道战争,却认识了很多硅谷创业精英。回想起那段求学时光,熊晓鸽突然有点自嘲,他直起身子说,“我的美国大学教授说我是一个doer,是个干事的人,但我明明是一个内心疯狂的人。”熊晓鸽一路从湖南的工厂跑到了美国,完成了人生的多次转型。这让他的父亲非常不理解,父亲的每一步都要求安稳,而他却越折腾越远。父子俩唯一一次达成共识的是,1991年熊晓鸽说想回国发展,那次他父亲非常高兴地附议了。1991年,当时在美国新闻界已经崭露头角的记者熊晓鸽和IDG创始人麦戈文进行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对赌:到中国创办IDG投资公司,从事信息服务与风险投资。麦戈文给他1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和一个中国市场,他则押上自己。熊晓鸽的一位老同学回忆,回国后,熊晓鸽在深圳找了一堆老同学吃饭,请他们帮忙寻找投资机会,但座上没人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也没人相信。在场的同学大多这样认为:我们月工资只有120块钱,他说他有1000万美元,我办公司他出钱,他还占小股,不是骗子,也跟骗子差不多了。当时,周全已经被熊晓鸽说服回国一起创业。两个人到处普及什么叫风险投资,也有人欢迎他们,都希望从“傻子”那里搞点钱来花花。熊晓鸽和周全,就是那两个“傻子”。在此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熊晓鸽的IDG中国公司虽然投资不少项目,但在投资收益上几乎颗粒无收。不过,这段时间里熊晓鸽找到了七个合伙人,从多年好友周全的加盟,到章苏阳、林栋梁、杨飞,再到后来的王功权、王树和1999年加入的过以宏、李建光,从而建立了九大金刚的黄金阵容。这九个人最初分布在各个行业,没有任何VC经验,加入IDG也多半出于偶然,但日后都成为大人物。熊晓鸽认为,他们唯一的共通之处是对VC前景有着不为常人所理解的激情和疯狂,以及相互之间的相惜和共鸣。IDG在早期有很多堪称经典的项目。这些名单包括了当时已经消耗完第一笔天使融资,靠10万美元桥式贷款艰难度日的张朝阳;拿着改了六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还没找到一分钱的马化腾;以及2000年初到处寻找A轮融资的李彦宏。在风险投资大批进入TMT行业的2005年之前,IDG占尽先机,“该投的都投了”。熊晓鸽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遇见巨头的几率很高”。为了分散风险,九个合伙人决定广收薄种,单个项目资金一般控制在百万之内,一共投了大概四五百个项目。当时,这样的策略是合适的。虽然最后死掉了二三百个,但随着百度、腾讯和搜狐等公司上市,以及易趣、搜房等公司的股权转让,IDG开始获得了极大回报。仅百度的投资,就为IDG带来了超过1亿美元的回报。IDG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只基金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的,回报率超过40%,而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他遇到了瓶颈IDG火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DG等于VC,VC等于IDG。熊晓鸽作为IDG的脸面,得到了很多称号,例如“中国VC第一人”、“中国VC拓荒者”。但后来阎炎来了,被IDG投资过两次的沈南鹏来了,刘飞来了,以及一大拨新的VC都来了。他们中许多人成功做过企业,对高科技、互联网很熟悉,他们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强,有的人还具备超牛的与国际资本的对接能力。熊晓鸽却开始陷入瓶颈。在2005年后,IDG资本的退出项目共60起,多为2005年之前投资项目,2005年之后投资退出的仅为25起。尤其在以电商平台为主流的第二波互联网创业潮中,熊晓鸽坦言,确实错失了一些机会,没有在电商平台投资到好的项目。但他也强调IDG早早布局了91无线、小米等移动互联网公司。IDG投资的凡客几度面临资金紧缺问题,一再与上市无缘;聚尚网和嘀嗒团发展后劲不足,最后通过并购退出;好在当当网顺利在纽交所上市。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人也抢走了熊晓鸽的风头。一批早期创业成功的创业家开始组团介入互联网创业早期投资。天使投资轻颖灵便,离创业者更近,一时间风靡中国投资圈,也造就了一批移动互联网新星。一向风头十足的熊晓鸽一下子被冷落了。这就好比一个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演讲,台下的人却悄悄走了一大半。熊晓鸽说,投资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在内,谁也不知道谁会最终做出来。但过去5年IDG的经历共同说明,IDG投资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IDG需要做出战略上的调整。从之前专注TMT领域的早期投资,开始发散到更多领域,去能源、生物制药领域寻找更多机会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熊晓鸽甚至开始考虑基金盘子更大,管理难度更高的PE。有人说IDG正在迷失方向,但熊晓鸽不以为然,正如他对一个记者说的,“投资界的高手都是孤独的。”熊晓鸽的国际背景让他能以更高视野看待国内市场。但熊晓鸽有时候看得太远,在2005年就看到移动互联网是方向,却忽视了互联网电商的影响力,投资团队也忽略了一些更有价值的创业团队,例如草莽出身的刘强东创办的京东。这可以归结为运气不好,也有可能是错判。IDG的一位投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互联网领域,IDG喜欢投资某个垂直细分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可以有效提高投资效率,但也有可能与下一个巨头擦肩而过。熊晓鸽这样向《财经》记者解释当年IDG错失马云的原因:当时IDG已经在相关领域投资了业绩更好的8848、慧聪和Made in China,而按照IDG的规矩,一般只投行业前二,便没有投找上门来的马云。熊晓鸽身上的疯狂基因,其实与马云有着某种契合。不过,熊特意强调,马云其实不像外表表现出来的既疯狂又偏执,“马云其实很理性”。熊晓鸽从未向外人倾诉过此间的压力。他身边的人说,一般人事业或者生活上受到挫折一定会很痛苦,但熊晓鸽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变化,他早就有了超强的抵抗力。熊晓鸽的一个朋友把熊晓鸽描述成“见过的人中最理性的人”,“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很好地支配了他身体里的冲动和渴望。”可以说,他就是疯狂与理性的最佳结合体。为90后再度激情去年夏天,IDG投资团队中主投TMT领域的李丰蓦地发现,90后小朋友已经出来打天下了。他感到熊晓鸽也迅速发现了这个趋势,因为熊晓鸽见人就跟人探讨有关90后的各种问题,就像有一股兴奋的能量很想发泄出来。包括李丰在内的整个投资团队逐渐感觉到,投资90后创业者,已经成为熊晓鸽议程中,一件立刻就要去做的事情。熊晓鸽开始在很多场合谈论90后。一开始,他发现自己看不懂90后,不由自主叫他们“小朋友”,但他又笃定这一波90后创业潮,必将诞生下一代巨头。这种排斥和又想要抓住的矛盾,时刻撕扯着他的内心。在李丰看来,整件事情十分简单,因为熊晓鸽“极度自信,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熊晓鸽认定90后是IDG的下一个希望,就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去促成。这次的战略迭代,熊晓鸽的动作可以总结为三个字:快、狠、疯。一些90后的创业项目很快被纳入IDG投资团队视野。“一起唱”创始人尹桑告诉《财经》记者,李丰只跟他聊了20多分钟,就决定给他钱。IDG已向其团队投资200万美元。熊晓鸽解释,“其实李丰只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个行业,你希望做成什么样的”,而尹桑的回答令李丰十分满意。他判断,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能把这个事情讲得很清楚,能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最前沿的,已经很不容易。这样的宽容令90后创业者十分感动。22岁的锐波科技创始人孙宇晨告诉《财经》记者,别看90后创业现在这么火,年初时大部分VC见到90后创业者,甚至连商业计划书都不看就把他们扫地出门。孙宇晨说,他常试图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辍学创业的故事来启发投资者,投资者却嗤之以鼻:“你以为人人都是扎克伯格?”最近,诸多风投机构开始跟投一些90后投资项目。孙宇晨老到地总结,“总算看到是谁在引领风潮,谁在跟随了!”为了提高命中率,IGD让李丰担当核心操盘手,从年龄上来说,70后的李丰确实和90后相差更小,沟通更好,相互之间的理念也更加容易理解。甚至IDG的TMT投资团队也以85后、90后为主。不过熊晓鸽还是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自己坚持的一面。他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泡在这群小朋友中间,跟他们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唱歌,还很喜欢聊天。IDG的每个90后主题活动,熊晓鸽几乎必然出席,而且十分活跃。孙宇晨说,熊晓鸽的平易近人出人意外,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人觉得“很萌”。“我觉得他们蛮喜欢我的。”熊晓鸽骄傲地对《财经》记者说,对失去时代主导地位的恐惧似乎激起了熊晓鸽的某种本能反弹,他说,要投资90后,就得有90后的心态,先把态度摆好,把阵势做起来。早年,与《时尚先生》杂志合作的时候,熊晓鸽喜欢穿深蓝色西装,浅蓝色小翻领衬衣,打一条颜色很跳的红色领带出现在公开场合,一派时尚范儿。这是他独有的风格,不管反差多大,他都会迅速调整自己,和对方平视,如果对方也是一个疯狂有趣的人,他会报以惺惺相惜之情。熊晓鸽印象中很不寻常的一次投资访谈,发生在2009年初,他到福州待了三天,和网龙集团董事长刘德建谈91无线单独上市的投资。熊晓鸽2002年在美国就见过刘德建,对他印象极好。刘德建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每天下午6点多到公司,晚8点正式上班,午夜12点吃饭,还经常在半夜1点钟打羽毛球。熊晓鸽也调整了作息,半夜1点和刘德建一起对打羽毛球。“我俩当时杀得昏天黑地,我略占上风。”熊晓鸽很是有点得意,他支起身子,补充一句,“后来我俩约定,91无线上市的时候就组一个猫头鹰队。”虽然91没有上市,但IDG的回报依然来得很快。去年7月,百度宣布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笔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这让熊晓鸽欣喜若狂。他从伦敦海德公园给刘德建打了个电话,“可以组建猫头鹰队了。”对方哈哈大笑。熊晓鸽的疯狂适可而止。他似乎在“进”,因为他在市场上仍然具备很强的攻击力,他有成功的欲望,对制造下一个互联网巨头抱以强烈期待。又似乎在“退”,他开始对遍地撒网式的投资有所改良,不拼抢热门项目,不盲目竞价,和60后-70后创业时点投三四百个项目相比,十余个90后创业项目走了精耕细作的路数。这些项目包括了卡通头像DIY移动社交工具脸萌、弹幕类视频网站Bilibili、一起唱、POI在线教育、年轻开发者社区Segment Fault等。一起唱的创始人尹桑骄傲地对《财经》记者说,一起唱的估值已经超过1亿美元。熊晓鸽依然不知道谁会成为中国的扎克伯格,究竟谁会最终冒出来,他也在赌。他坚持一些多年的习惯。每次出门前,他都要带一堆当天的报纸杂志,路上迅速扫描,看到有用的消息,会立刻掏出电话打起来。他还喜欢听牛人讲话,尤其竞争对手,他对新信息永远保持亢奋,也永远处于工作状态。他也热衷非常规能源、人类大脑研究、休闲体育这些看起来不搭界的领域,他一直在给自己做加减法。熊晓鸽说,他最快乐的时光是在湖南大学度过的,那时青春年少,单纯、有理想、激情四溢。现在,当年清亮的眸子里已经布满沧桑,幸运的是,激情依旧。发布于 2017-02-16 09:01投资创业​赞同 9​​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熊晓鸽:其他投资者都看企业、看人,而我看行业 - 知乎

熊晓鸽:其他投资者都看企业、看人,而我看行业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熊晓鸽:其他投资者都看企业、看人,而我看行业项目融资途径之前有很多人都说:哎呀,你看你写的哪些大佬,咋一个个都那么牛呢,难道大佬的投资都是只赚不赔的吗?要真是这样我怎么能成为那样的人?在这里,老金要跟大家说的是:是的,有些人投资就是稳赚不赔的。不过,人家的稳赚不赔不是说投资的项目永远的盈利的,而是说:真正有格局的投资者,并不会把一时的得失挂在心上。有句话怎么说:未来可期,前途坦荡。大佬走过的路今天要讲的大佬叫熊晓鸽。在介绍这位投资大佬之前,老金想先让你们看看,大佬成为为大佬之前都走过哪些路。1974年-1978年,熊晓鸽在湘潭钢铁厂轧钢分厂当电工;1978年-1981年,熊晓鸽在湖南大学求学;1981年-1984年,熊晓鸽在机械工业部研究生院任英语教师;1984年,熊晓鸽在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熊晓鸽到新华社实习,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1986年秋,熊晓鸽怀揣38元美金去了美国,用8个月拿到了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1987年底,熊晓鸽进入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期间担任《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1991年,熊晓鸽进入IDG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IDG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盈利;1991年,熊晓鸽在获美华协会“最佳新闻报道奖”称号;1993年,熊晓鸽在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并任总经理。同年,与广东银行合作,成立另一家技术合资公司;1998年10月28日,熊晓鸽在代表IDG与中国科技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承诺在7年内向中国的技术产业提供10亿美元的创业基金。2000年5月,熊晓鸽成为波士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位亚裔董事。2004年在学院设立“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等都是IDG 投资的媒体。看完之后,你的感觉如何?他投过的项目都赔了吗?拥有堪称逆袭历险记经历的熊晓鸽,妥妥的一部大人物上位史。据我们所知,‘上位史’这三个字无论放在哪里都充斥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暧昧感。不过熊晓鸽的上位史可不是什么桃色经历。熊晓鸽并不是生来就属于投资界,甚至在一开始,刚刚入行的他眼光也不怎么好。但是熊晓鸽任职 IDG 亚洲区总裁期间,将 IDG信息服务企业的理念在中国发挥到了极致。1993年,在他主持下,IDG投资2000万美元,创立“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后更名为“IDG资本”),成为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投资人。1998年10月27日,在熊晓鸽积极推动主持下,IDG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IDG将在7年内向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0亿美元,支持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轮大手笔投资除了在日后为熊晓鸽本人换来了和公司换来了极大的收益之外,还使这个初入投资行业的投资人获得跟高的荣誉。同样是1998年10月,熊晓鸽同访华的IDG董事长麦戈文一道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那时候, IDG在中国投资了 60 多家网站,其中包括后来一度垄断搜索市场的百度。和后面的搜狐、易趣、携程、慧聪、当当、腾讯 QQ、 3721 和 8848 等。虽然这个成功的投资人被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中国信息的使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最初投资的一批企业当中也有被并购或倒闭的。熊晓鸽对中国互联网信息产业情有独钟,而这样瞄准性投资也正巧让IDG赶上了中国信息行业发展的巅峰。熊晓鸽在职期间通过IDG投资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站和高科技企业,当然,结果是令IDG获利颇丰。虽然这轮上亿美元资本的大手笔投资中并非每一笔都获得利润和汇报。但是IDG的这轮投资无疑是极大地影响到中国互联网主流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IDG资本在全球总共投资了超过700家优秀企业。有150多家优秀企业通过上市并购。啥都大于能力金融界本就号称铜墙铁壁,没有过硬的身家或者敏锐的直觉根本无法在这个圈子里生存。更何况熊晓鸽选择的还是用眼光的投资事业。要想把投资这事做好,有三种可能。一:你是天才,投什么赚什么。二:你有贵人,贵人在前帮你保驾护航。三:你是学者,越挫越勇,越败越精。熊晓鸽很明显属于第三种人,没有任何一次的失败可以让他放弃自己选择的事业,因为他知道。放弃,就是人走茶凉,日薄西山;坚持,就是未来可期,前途坦荡。进入IDG的那天,可能是熊晓鸽事业命运的转折点,也可能是IDG亚洲命运的转折点,投资人与投资企业之间的关系如同唇齿,只有互相贴合,才能耐寒又耐看。他们互相匹配,所以互相成就。巴菲特以前说:如果你不能持有一张股票超过十年,那么你最好不要持有它一秒钟。玩投资的人,还真需要点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玩得转,要是一旦亏点钱,你就痛不欲生、要死要活,那还玩什么投资呢,不把自己吓死就不错了。IDG在华多年未曾盈利,为什么到了熊晓鸽的手上才开始转运,归根究底不过一句话:因为他稳得住。当时的中国网络信息行业刚刚冒头,大批初创者四处揽资,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将会开辟出中国信息行业的一片天,熊晓鸽信了,也投了。但是,在大多数创业公司运营都十分不景气的时候,他也没有害怕,更没有卖掉手上的一张股票。为什么,因为的眼光不在当下,他看清楚了行业的走向,他知道,这一批做网络信息的公司中必定会有那么几个跳脱出来。他更知道,只要他手上的股有一只值钱就够了。所以,他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是,别人看企业、看人,而他看行业。在投资界:眼光大于能力,坚持大于眼光。投资之前,他是谁?老金记得高中有个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你们谁是生下来就回做题的?不会你可以学啊!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当真是一脸恨铁不成钢,虽然到最后我也没把那门课学好吧,但是老金至少记住了这句话,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奉为圭臬。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没有人是天生的企业家、也没有人是天生投资者。谁能想到,投资大佬进入投资界之前,是做编辑的?做完编辑做投资,做完投资做慈善。2001-至今,事业有成的熊晓鸽累计捐赠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他在IDG任职期间的投资次数。一个从编辑做到业界大佬的男人是否可以告诉我们:只要不停止思考,未来就无限可能?老金对文字工作者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后来,当投资大佬赚的不菲身价之后开始转战慈善事业的时候,老金就觉得,大约成功人士都是有这样一种情怀的。当然,谈情怀之前,更要先谈谈生存。不过这位从编辑转行来做投资的男士,是真的做的还不错。发布于 2020-08-24 12:21​赞同 1​​1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熊晓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熊晓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生平

开关生平子章节

1.1教育背景

1.2IDG资本和全球影响力

2慈善活动

3参见

4参考资料

5外部連結

开关目录

熊晓鸽

1种语言

English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24年3月11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許不合百科全書。 (2024年3月11日)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加以改善。

熊晓鸽(英文名 Hugo Shong, 1956年—),男,湖南湘潭人,中国企业家,IDG资本创始董事长。1993年,他将IDG引入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投资公司。 此后他投资了百度、腾讯和小米等许多成功公司,被誉为中国科技市场最有影响力的投资者之一。

[1]

[2]

熊晓鸽又是一位慈善家,支持教育、环保、扶贫等。他曾向母校湖南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捐款。

[3]

[4]

生平[编辑]

熊晓鸽1956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湘潭市。

教育背景[编辑]

熊晓鸽是77级大学生,[5] 1981年从湖南大学毕业,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之后前往首都北京工作,在机电部担任翻译和英语教师。 1984年至1986年,他再次通过考试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学习。 [6]

随后,他前往美国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留学,1987年获硕士学位,并在塔夫茨大学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7-88 年)。 此外,他于1996年秋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班。

[7]

[8]

IDG资本和全球影响力[编辑]

1993年,熊晓鸽创建IDG资本,担任该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兼IDG总公司的亚洲区总裁。 该公司与上海市科委合作,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熊晓鸽也因此被誉为“将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入中国第一人”。[6] [1]

熊晓鸽是IDG资本的创始董事长,已投资超过1,300家公司,支持超过100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领先独角兽公司,并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和欧洲等地通过IPO和并购成功退出了近400家公司,包括腾讯、百度、小米、美团、奇虎360、拼多多、哔哩哔哩等。 [7]

[9]

他还在中国和越南创办并出版了 40 多本杂志,包括《Cosmopolitan》、《Harper's Bazaar》、《National Geographic》、《Men's Health》、《Robb Report》和《Electronic Products》的中文版,以及《PC World》和《CIO》杂志越南文版。 [1]

慈善活动[编辑]

熊晓鸽的社会慈善或义务工作包括:

1995年11月,在母校湖南大学设立“熊晓鸽奖学金”,随后又设立“熊晓鸽奖教金”。 他还捐资修建了湖南大学熊晓鸽体育馆和游泳池。 [3]

2014年,资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对国家地理图片库中的中国主题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卡特总统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10]

2017年,为纪念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并感谢查全性院士1977年积极倡导恢复高考,IDG资本向武汉大学捐款成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

[11]

资助创建了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人脑研究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联合研究院、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科学前沿研究机构。

[12]

[13]

[14]

[15]

熊晓鸽兼任(或兼任过)多个委员会的成员,其中包括:波士顿大学董事会; 哈佛商学院顾问委员会; 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领导委员会; 中国联通董事会。 [7]

[8]

参见[编辑]

IDG资本

湖南大学

77级

参考资料[编辑]

^ 1.0 1.1 1.2 HUGO SHONG: Founding Chairman, IDG Capital.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February 28, 2024. 

^ 沈海燕. 2017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揭榜,沈南鹏、张磊、熊晓鸽领衔前三. 界面新闻. 2017-11-21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中文). 

^ 3.0 3.1 2018互联网岳麓峰会"教育扶贫&公益创业"分论坛暨熊晓鸽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2018-04-11. 

^ Boston University Hugo Shong Awards. 

^ 新华网 (Xinhuanet). 【百个瞬间说百年】1977,高考制度恢复. 2021. 

^ 6.0 6.1 熊晓鸽 | IDG Capital. 2023. 

^ 7.0 7.1 7.2 Hugo Shong: Founding Chairman of IDG Capital, Adviser. Boston University. February 28, 2024. 

^ 8.0 8.1 Hugo Shong. World Economic Forum. 

^ IDG收购案交割完成 熊晓鸽出任IDG资本全球董事长浮. 中国网财经. 2017-03-30 (中文). 

^ "中国视角"在华盛顿展出 IDG携手国家地理促进中美人文交流 ["China Perspective" exhibited in Washington, D.C. IDG joins hands with National Geographic to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人民网. 2015-09-24. 

^ 【人民网】纪念恢复高考40年 武汉大学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 2017-12-29. 

^ 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联合研究院. 2024-03-04. 

^ IDG资本再次捐资支持北大脑科学研究. 2021-11-03. 

^ 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 2024-03-05. 

^ The MIT McGovern Institute. 2024-03-04. 

外部連結[编辑]

Hugo Shong (article in Wikipedia English)

IDG资本 熊晓鸽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熊晓鸽&oldid=81861362”

分类:​1956年出生在世人物熊姓湘潭人湖南大学校友中国联通人物新华社记者波士頓大學校友隐藏分类:​自2024年3月需要校對的頁面自2024年3月语调不适于维基百科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18:3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大佬们怎么评价熊晓鸽? - 知乎

大佬们怎么评价熊晓鸽?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游戏大佬们怎么评价熊晓鸽?关注者13被浏览329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2​添加评论​分享​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

熊晓鸽点评创业(书籍) - 知乎

熊晓鸽点评创业(书籍)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熊晓鸽点评创业(书籍)《赢在中国》是一档寻找商业领袖的节目,也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才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机会均等——你的年龄、学历、性别、籍贯、都不是你被选中的必要条件,条件只有一个:才能。 在雄心、能力…查看全部内容关注话题​管理​分享​简介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切换为时间排序从七级钳工,到风投一哥良大游资幕僚,加V:liangshu0012送《财富底层逻辑》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我认识一位风险投资人,每每去他办公室,都能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他告诉我,那都是他投资的产品。 他还告诉我,作为一名风投,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当别人谈论一个牛逼的公司时,你可以淡然的告诉对方: “那是我们投的。” 在创投界最有资格说这话的,当然是沈南鹏,他几乎投遍了所有你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因此也名气颇大。 而第一位在中国做风投的熊晓鸽,在业外似乎让人感到陌生,但论投的项…阅读全文​​赞同 34​​1 条评论​分享​收藏IDG资本机构成员简介政企查查致力于政企公示信息数据库搭建,赋能县域市场开发!每天分享一个有价值的企业信息查询网站—网址和相应企业数据文件(腾讯文档持续更新) 1 [图片] 熊晓鸽创始合伙人 熊先生为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熊晓鸽先生协助麦戈文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创立了IDG风险投资基金,并同时负责IDG在亚洲15个国家或地区的业务。 过去几年来,熊晓鸽先生主持投资创办近十家IT领域的合资出版公司,合资出版18种刊物,并出任国内多家IT公司的董事。 熊晓鸽先生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外文系,1984年考入中国社…阅读全文​​赞同 1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风投教父”熊晓鸽的25条投资真经美爷理财.一种有钱又有趣的生活方式在业内,熊晓鸽有一套独特的投资理论,尊重技术,但更尊重市场;看重项目,但最看重团队;重视资本回报,也犹为重视对项目本身的了解和学习。以下25条格言,由投资界从熊晓鸽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摘抄出来,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之。 1、我觉得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过去十年中。那个时候大家上来就讲情怀,现在这种立志的东西还是很需要,但是创业者一定要把他做的事情弄清楚,先别谈情怀。 2、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遗憾的行…阅读全文​​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风投教父”熊晓鸽的25条投资真经资本融资帮助企业创业者快速融资。熊晓鸽有一套独特的投资理论,尊重技术,但更尊重市场;看重项目,但最看重团队;重视资本回报,也犹为重视对项目本身的了解和学习。以下25条格言,由投资界从熊晓鸽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摘抄出来,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之。 作为第一个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投资人, 熊晓鸽 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这个1977年首届高考的优胜者,这个新华社出身的职业记者,这个由理转文、英语流利的高材生,这个始终对…阅读全文​​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浏览量2 万讨论量5  帮助中心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涉未成年举报网络谣言举报涉企侵权举报更多 关于知乎下载知乎知乎招聘知乎指南知乎协议更多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

『一级市场』中国资本“教父”熊晓鸽的“鸽面人生”! 编者按:在中国能被称为投资“教父”的人并不多,而熊晓鸽是其中之一。他是投资圈隐形大佬,梦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却走上一条投... - 雪球

场』中国资本“教父”熊晓鸽的“鸽面人生”! 编者按:在中国能被称为投资“教父”的人并不多,而熊晓鸽是其中之一。他是投资圈隐形大佬,梦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却走上一条投... - 雪球首页行情行情中心筛选器新股上市买什么交易A股交易基金交易私募中心下载App扫一扫,下载登录/注册捕股猎手()发布于2022-09-16 06:31来自雪球关注『一级市场』中国资本“教父”熊晓鸽的“鸽面人生”!来自捕股猎手的雪球专栏来源:雪球App,作者: 捕股猎手,(https://xueqiu.com/3991396394/230840136)编者按:在中国能被称为投资“教父”的人并不多,而熊晓鸽是其中之一。他是投资圈隐形大佬,梦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却走上一条投资路。从熊晓鸽时代开始,IDG几乎投资了所有中国互联网代表企业,几乎每一次互联网高潮出现的“现象级”公司都与IDG不无关联。近二十年间,中国最成功的一代企业家背后,大多都有熊晓鸽和IDG的身影,在中国互联网最危机的时刻,总会有熊晓鸽这位老大哥热情地伸出橄榄枝,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熊晓鸽和IDG的投资经历。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曾讲过,“在中国来讲,IDG资本过去的20多年,就是灯塔,就是标杆”,可以说,IDG资本见证和参与了我国互联网从新兴到崛起的整个历程,熊晓鸽则自始至终都是IDG资本的掌舵人。4年前他对外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投资人的评选,虽然他在努力淡出“江湖”,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已经把这位大佬的动向当成投资风向标。笔者今天就唠一唠中国投资“教父”熊晓鸽的“鸽面人生”。熊晓鸽出生在湖南湘潭,这个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的地方。他曾经是湘潭钢铁厂轧钢分厂的电工。国家恢复高考后,1977年,熊晓鸽考上了湖南大学,被分配去学英语专业。1986年,在社科院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的熊晓鸽,前往美国求学,并在波士顿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相继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时,熊晓鸽曾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并从助理编辑、记者、一直做到了《电子导报》的亚洲版主任编辑,期间,熊晓鸽首次接触到VC概念,深刻感受到VC对美国硅谷创业和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1991年,熊晓鸽前往香港担任卡纳斯分公司副总裁,向上级申请希望到中国做杂志和风险投资,但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熊晓鸽想到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熊晓鸽和麦戈文相识于1988年,时任中信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荣毅仁在美国进行访问,麦戈文受邀出席了这场晚宴,并在现场同荣毅仁热情交谈。而为他们两人沟通进行翻译的,正是精通中英两国语言的熊晓鸽,他展露出的优秀素质也因此给麦戈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熊晓鸽对麦戈文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把美国的电子信息杂志拿到中国出版;另一个是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我现在的老板不支持我,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你需要什么条件?”麦戈文问。“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向您直接汇报。”1991年11月,35岁的熊晓鸽加入IDG,以“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主管亚太地区出版物。半年的时间内,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媒体内容本地化,台湾和新加坡市场都开始转亏为盈。1993年,全面负责亚洲业务的熊晓鸽带着1000万美元资金回国,与上海科委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出资2000万美元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风险投资公司——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后更名为IDG资本),专注于扶持和投资中国的高新科技创业公司,从此拉开了中国创投史的大幕。自此,熊晓鸽开启了一段绮丽的人生旅程。当然熊晓鸽也并非一路“躺赢”。那一年,丁磊、张朝阳才大学毕业,马云刚萌生创业的念头,在中国创客仍未萌芽,市场缺乏项目时,熊晓鸽每每向人说,“你来创业做项目,我来投资”时,都会被当做骗子,“颗粒无收”的日子一熬就是7年。但麦戈文却总是谈笑风生,鼓励熊晓鸽坚持。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一批中国公司纷纷登陆纳斯达克,熊晓鸽早年的投入,开始不断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回报。在28年的长河中,创客潮起潮落,数百万家创业公司不断交替新增,不过熊晓鸽带领的IDG资本始终保持在中国创投的第一梯队,在中国投资了60多家网站,并投出腾讯、百度、小米、美团、拼多多、搜狐等超级互联网公司。回想当初为什么支持熊晓鸽,麦戈文曾回忆道:“这家伙敢拿自己的青春来赌中国的未来,我赌点钱算不了什么。”IDG第一只基金1993-2003年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1999年-2005年回报率超过40%,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据估计,仅2006年之前IDG投资过的企业市值峰值就超过3万亿。在我国风投机构中,很少有像IDG资本这样投出互联网顶级巨头的,其中以百度、腾讯最为经典。1995年,张朝阳创立搜狐,两年后,张朝阳从天使融资所获得的17万美金已经烧光了,之后又向朋友借来60万,可当时对于只进不出的搜狐来说,60万很快就没有了。1997年底,在张朝阳走投无路的时候,找到老朋友熊晓鸽,熊晓鸽二话没说,伸出了援助之手,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公司一起投了搜狐220万美元,搜狐也因此“死里逃生”,并发展成当时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1996年在搜房网第一轮融资时,IDG以100万美元获得搜房网超过20%的股份,搜房网在IDG11年的坚守后,最终在2010年完成上市。11年后,按搜房网上市时的发行价计算,搜房网上市为IDG带来了1.08亿的回报。搜房网,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1998年,“腾讯五虎”共同创立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马化腾为了找投资做过商业计划书,但是当时的互联网行业正处于迷茫时期,找了一圈连投60万元的都没人,逼得马化腾支撑不下去了,打算把腾讯QQ用500万卖掉,可惜没人愿意接手。熊晓鸽得到消息后,连夜拉着电信盈科的李泽楷(李嘉诚儿子),于2000年上半年,一家出110万美金,两家各拿下腾讯20%股权。马化腾获得投资才没把QQ卖掉,不然估计也没有现在的霸主地位。2000年初,百度推出中文搜索引擎版本,但是在那时候,互联网人才和有关的设备都非常紧张,而且互联网创业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很多投资机构看到互联网项目都是避而远之,不敢靠近,导致很多互联网企业因为资金问题一夜倒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当时也是为这些事焦头烂额,在李彦宏最无助的时候,也是熊晓鸽及时出手,李彦宏在恒基中心IDG公寓里获得了IDG的150万美元,百度也因此度过了最艰难的寒冬期。5年后,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为IDG带来了高达1亿美元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近100倍。2010年,雷军联合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黄江吉、洪峰七人创办了小米科技。虽然小米的诞生,已经被认为是个“富二代”,但是互联网公司创业初期,肯定是非常烧钱的,而熊晓鸽在小米A轮融资的的时候慷慨出手。这时候已经名满天下的IDG资本,为小米带来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熊晓鸽为小米创业团队带来了足够的信心。2015年3月,由于不看好中概股在美国市场上的表现,熊晓鸽建议暴风在中国A股上市。暴风科技上市后获得39个涨停,股价一度超过320元,股民3570元涨到9.5万,市值接近40亿美元,成为创业板“妖股之王”。而IDG成为暴风的第一大机构股东,也成了IDG资本投资退出的经典案例。从搜狐到百度,再到腾讯和小米,可以说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诞生,都有熊晓鸽的身影,而熊晓鸽每一次的出现,都会给这些公司解决危机,其后,这些互联网早期创立的公司,几乎都成了现在的行业巨头。除此之外,熊晓鸽及其IGD资本的投资清单还有360、盛大、携程、当当、如家、物美、完美时空、易趣、3721、金蝶等600多家,除开阿里巴巴,基本上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有IDG的股份,熊晓鸽和IDG资本几乎可以算是网罗了其中的潜力股,可见其眼光毒辣。熊晓鸽也因此获得“投资教父”“中国风投第一人的称号”。达令家的创始人齐燕在谈到熊晓鸽时,主动补充了一个问题:‘对创业者来讲,最理想的投资人是什么样子的?’她接着回答说,“我觉得最理想的投资人就是熊晓鸽这样的,我说他是一个icon,是非常坚定的人,选择了一支团队,会坚持走到底,除非创始人自己放弃”。从电工到记者,从记者到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拓荒者,从湖南湘潭钢铁厂走向世界舞台,可以说熊晓鸽的人生跨度映射的是中国的时代变迁与发展。2021年,熊晓鸽再一次公开活动中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个十年的主导性技术集中在人工智能、5G为基础的技术场景,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以及基因工程和脑科学应用等前沿科技,此外跨境电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已收录至专栏  ·捕股猎手V的专栏96篇文章, 2935人关注进入专栏  

熊晓鸽、张磊、沈南鹏:三位资本大佬的事 - 脉脉

张磊、沈南鹏:三位资本大佬的事 - 脉脉登录 / 注册熊晓鸽、张磊、沈南鹏:三位资本大佬的事赵峰2021-09-09 · 远光软件资深销售经理add-friend好友1972年是普通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了。

这一年,张磊出生了,后来他创办了高瓴资本。

这一年,熊晓鸽16岁了,还在上学,后来他加入了IDG中国。

这一年,沈南鹏五岁了,后来他创办了红杉中国。

今天就来聊聊三位大佬的故事。

1956年,熊晓鸽出生,他这个名字有点奇怪,不太像男孩子的名字,他自己也从来没解释过。

但是,我有一个合理的推测是,当时负伤退役的志愿军,都会得到一枚“鸽子勋章”,上面写着:“和平万岁”。

只有亲历战场的人,才能体会这四个字的分量,所以,想必熊晓鸽这个名字正是承载着这样的夙愿。

从父亲那里了解了很多战争的真相后,熊晓鸽对战争既充满好奇,也带着一丝恐惧,因此他希望长大了能当个战地记者。

不过,这个愿望对于一个孩子有点遥远,没多久,他就改变了主意,觉得当一名电工也挺好的。

那时,他有一个邻居,是一名电工,能把一些零件组装成一台半导机收音机,小熊同学很仰慕,也开始捣鼓二极管、三极管之类的东西。

11岁时,便能自己组装出一台六晶体管收音机。

这种动手能力,让父亲刮目相看,所以,当熊晓鸽高中毕业后,父亲便满足了他的愿望,帮助他进入湘潭钢铁厂当了一名电工。

1972年,张磊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

家庭条件一般,父亲是外贸局公务员,母亲是一名律师。

两人也很忙,没功夫管孩子,所以张磊从小就喜欢逃课,游山玩水,到处溜达。

他曾一度想去少林寺出家,学习神功,长大以后行侠仗义,可是路途太远,想想还是赚点钱更实际。

张磊家住火车站附近,人流密集,小小的他,于是决定经营一下“共享经济”:出租小人书。

他利用暑假,在火车站广场放上几个小板凳,又摆出几摞连环画,租给候车的人,赚了不少钱。

1973年,虽然熊晓鸽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彼时大学的通道已经关闭,进入工厂,似乎就是最优的选择。

这一干就是4年,熊晓鸽也完成了跨界,从一级电工干到了七级钳工......

熊晓鸽自己也说,如果按照这个脉络发展,自己可能还在钢铁厂打工,甚至已经下岗。

1977,一个值得铭记的数字,正是那一年,查教授积极倡言,请求恢复高考。

而这一举动,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有570万人参加考试,其中的27万人,最终步入大学殿堂。

这些延迟绽放的一代,很多日后都成为了响当当的人物,比如段永平、冯仑、徐小平......还有熊晓鸽。

那一年,他考入湖南大学英语系。

1981年,熊晓鸽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干部管理学院,做英语教师,并兼职做学院的翻译。

这人啊,就怕逮到一样东西死拱,无论事业也罢,爱情也罢,学业也罢。

熊晓鸽就是这种死拱的人,为了这个采编研究生,一拱又拱了三年,最后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取。

这个专业当时是由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社出钱办的,基本属于对口培养。

这是熊晓鸽人生路口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仿佛是跨越多个平行宇宙的虫洞,将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元素连接在了一起。

也正是因为这次选择,让他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更是在美国见到了来访的荣毅仁......

人生的境遇,往往就是从一个重要的选择节点开始蔓延发散,最终枝繁叶茂。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来到上海,在参观中福会少年宫时,说: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上海的领导们马上响应号召,组织工作组,一把手亲自监督,要搞一个“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

17岁的沈南鹏,作为上海二中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中有一个比他小一点的孩子坐在旁边,手法娴熟,技术精湛。

两个孩子很快聊到了一起,沈南鹏得知对方只有15岁,名字叫做,梁建章。

两个懵懂少年,可能不会想到,20年后,他们将深深的改变这个世界。

而这次比赛也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沈南鹏得了第一名,保送到了上海交大。

梁建章则被复旦少年班录取。

有句话说:牛逼的人,很早就开始牛逼了。

我还想补充一句:很早牛逼的人,很早就认识很早牛逼的人。

如果你多了解一下中国的互联网史,大概不会为我这句话而感到惊讶。

1986年8月23日晚,漫天大雨中,熊晓鸽怀揣38美元,到达了波士顿。

就在三天前,中国内地一位名叫罗燕的女演员,拿着60美元,也来到这里,同样就读波士顿大学。

正如沈南鹏在哥伦比亚大学邂逅了自己的女神雍景欣,熊晓鸽也最终和罗燕牵手。

1988年,正好碰到荣毅仁访美,其中一站就是在弗莱彻学院演讲。

熊晓鸽没有放过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建议公司赞助演讲后的晚宴,那时中国巨大的发展机会,已经成为美国商界的共识,老板也爽快的答应。

晚宴聚集了波士顿附近的商界名流,其中就包括IDG的创始人麦戈文,老麦想和荣毅仁交谈,很有眼力见的熊晓鸽自告奋勇地当翻译。

那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识,一直为中文翻译闹心的老麦,对这个精通两国语言的小伙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多去认识一些有能量的人总没坏处,人生岔路千千万,搞不好在哪个拐角就遇到了谁。

1989年7月15日,沈南鹏揣着300美元,来到了纽约。

他完成了交大的学业,想继续深造数学,于是数学排名前10的哥伦比亚大学,成为沈南鹏的首选。

这段时光,沈南鹏很少提起,他只说过两件事。

一是,从住所到哥伦比亚大学,要路过华尔街,他经常会看到那片繁华的景象。

二是,同学们都比自己牛逼,他亲眼看到有一位天赋很高的同学,在图书馆,从下午 2:00一动不动,坐到晚上 10:00。

沈南鹏问自己,有他的天赋吗?

答案是,没有。

又问自己,能像他那样坐得住吗?

答案是,不能。

圈内的人说沈南鹏就是一台智能机器,如果发现之前的错误,就会不带感情的纠错,面对曾经的理想,他貌似也是如此。

沈南鹏决定面对现实,放弃数学梦,可是接下来如何选择?

他觉得要找一个可以继续发挥数学优势的领域。

此时,路过华尔街时的场景浮现脑海,他在脑中做了一系列的计算后,决定去耶鲁大学学习商业,毕业后再去华尔街找工作。

相对于沈南鹏,张磊去耶鲁求学显得比较后知后觉。

1990年的暑假,当张磊收到人民大学的通知书时,兴奋之极,随后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租什么小人书啊?格局太小了......

于是,张磊决定扩大自己的产业链,在火车站广场一边租小人书,一边卖矿泉水、方便面,还有湖南的腊肠......

8月底,准备前往人大报到的前一天晚上,陈磊数了数,摆地摊的净收入已经有800元,而当时一名普通公务员的工资也就差不多100元。

而此时,远在500公里的江苏宿迁,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正在窗下苦读,他希望两年后,能考上梦寐以求的人民大学。

后来,这孩子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入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成为张磊的校友。

这孩子的名字叫做刘强东。

8年后,刘强东成立了京东,20年后,张磊给京东插上了一对鲜亮的翅膀。

1991年年初,熊晓鸽便被任命为IDG亚太区总裁及IDG中国总经理,负责亚太地区的投资业务。

熊晓鸽虽然上位,但是压力也随之而来,那时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IDG在中国7年来颗粒无收,没有一个成功的项目。

1992年耶鲁毕业的沈南鹏,在华尔街投了50份简历,只得到了10次面试机会,都要求有从业经历,显然沈南鹏不具备,面试完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他去了花旗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面试,那天早上,一共有三个人参加面试。

另外两个,一个是美国人和一个是日本人。

面试官是斯坦福的数学系博士,面试题是一道数学题,大概类似鸡兔同笼的高阶版。

这对于数学小天才、理科小霸王的沈南鹏简直就不算个事儿,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而那俩哥们正在冥思苦想,在纸张上涂涂画画。

为此,沈南鹏也终于找到了一份华尔街的工作。

1994年毕业后,张磊像多数毕业生一样,希望进入一家央企,结果他如愿了,在五矿集团找了一份工作。

几乎每天都要坐着绿皮火车,到处去收购矿山资产。

也是这一年,沈南鹏就任,雷曼兄弟香港地区的负责人。

那时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

1998年,张磊才决定脱产前往耶鲁深造,至于是什么让他有如此之大的跨度,至今是个迷。

有的说法是,他在五矿认识了一些海外客户,觉得金融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才决定去耶鲁进修。

另一种说法则充满了戏剧性:

1998 年,张磊穿着短裤、拖鞋,牵着未婚妻的手,挤公交车去领结婚证。

窗外一辆宝马开过,他深情的对未婚妻说:“将来我一定给你买辆宝马。”

刚刚说完,全车人都转过头来看他,那神情分明在说,你这个骗子!

于是,他怒而决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这种说法更像是网友杜撰的野史,不过无论怎样,从旱涝保收的央企跳到耶鲁去攻读MBA,这着实需要不一样的勇气。

当然,冒险对应的收益,往往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张磊,还是沈南鹏,在耶鲁这块宝地都遇到了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张磊到了耶鲁后,遇到了恩师大卫·史文森教授,这可是位可以和巴菲特相提并论的大神,不仅理论功底深厚,培养了很多投资界的人才。

而且,史文森还是耶鲁大学基金的首席投资官,投资业绩极为优秀。

史文森出过一本书叫《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是各大投资机构的教科书,包括中国的社保基金和中保基金,而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者,就是张磊。

当时的张磊,需要一边上学一边实习赚钱,但是找不到工作,大卫·史文森便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耶鲁投资办公室试用。

当时,给了他一个木林行业的行业研究项目,几周过去,张磊拿出一份报告,足足有2.5厘米厚,这差不多是一本书的厚度。

报告中也体现他不少独到的洞见,这种扎实的分析能力与态度,与大卫·史文森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大卫老师对他另眼相待,不仅传授了自己的毕生所学,还在张磊决定回国创立高瓴资本时,投资了3000万美金,也是高瓴资本最原始的一笔资金。

1999年2月的一天,沈南鹏回到上海,校友季琦张罗了一桌饭局,其中竟然有梁建章,那位曾经和沈南鹏同场竞技的电脑小天才......

梁建章也在美国留学和工作了十几年,目睹了硅谷的崛起,所以提议是不是搞点啥和互联网沾边的东西。

沈南鹏和季琦马上响应。

他们讨论了很多模式,比如想做中国版的亚马逊和宜家,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物流无法支撑,只能作罢。

又想做网络招聘和电子商务,但是考虑到新浪和网易的体量这么大,怎么搞得过人家?

沈南鹏说在美国有一家叫“亿客行(Expedia)”的公司,做互联网旅游,很成功,所以在中国做类似的事儿应该也可以。

大家觉得可以,很兴奋,决定马上整起来,可是很快他们想到一个问题:他们3个人没有一个懂旅游的。

没有可以找嘛,很快他们找到上海交大的校友范敏,他恰恰是旅游行业的。

此时,携程四君子凑齐,每人投资200万。

1999年5月,上海徐家汇气象大楼的17层,携程网成立了。

经过4年的运作,沈南鹏轻车熟路的把携程“搬运”到了美国资本市场。

2003年12月9日,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上市,初始发行价18美元,开盘价24.01美元,当日收盘价33.94美元。

2005 年,一个魔幻的年份。

这一年诞生了日后影响颇大的互联网公司,比如,58同城、去哪儿、汽车之家等等.....

然而,此时整个互联网的目光都聚焦在百度上,这家靠竞价搜索发家的公司,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8 月 5 日,百度上市当天,股价从 27 美元飙到 120 美元,敲钟现场,李彦宏喷涌而出的泪水,差不多可以装满一个矿泉水瓶。

一个月后,沈南鹏联合美国红杉资本,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中国。

也是在2005年,耶鲁归来的张磊,揣着恩师的3000万美元,成立了高瓴资本。

不过3000万美元对于一家私募基金来讲,少的可怜,张磊只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all in 一个项目。

他找了半天,终于看中了一个,就是刚刚在香港上市的腾讯,于是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押了上去。

这笔投资如今升值了200倍,但在当时,却成为了圈内的笑柄,大家对张磊的评价是:

人傻钱多的学院派玩家。

因为在2005年,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腾讯绝对算不上是一家好公司。

当时的腾讯并没有实打实的盈利产品,核心产品QQ除了接点小广告,没啥盈利模式,就是靠接一些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勉强度日。

业绩上不去,投资人不乐意了,在香港的股价一直跌,腾讯无奈之下,花10亿港币,回购自己的股票。

盈利水平上不去,这是内忧,而外患更严峻。

当时的马化腾面临两个强大的对手,就是网易的丁磊和微软的比尔·盖茨。

网易推出网易泡泡,对QQ进行了“无差异化地跟进战略”。

而比尔·盖茨亲自跑到中国,为自己的通讯软件MSN打气,MSN和QQ是死对头,只有一个能活下来。

《证券时报》曾有一篇报道,说当时全中国有200多款类似QQ的产品,所以说,当时的腾讯真的处在生死边缘。

那张磊为啥还要下注腾讯呢?

他说自己是认真调研过的,当时大家对QQ用户的印象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

他身边竟然没一个人用QQ,大家都用MSN。

于是,他就跑去各个地方调研。

他说印象比较深的,是在义乌小商品城,每个摊主递来的名片上都有QQ号,甚至连招商办,也有自己的QQ号。

这时张磊意识到,QQ对这个社会的覆盖和影响超出了很多人的判断。

而张磊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调研的那段时间,腾讯副总裁吴宵光,正在研究QQ的会员模式;而腾讯的首席投资官刘炽平,正在和广州一个叫张小龙的人谈判。

而这两件事,决定了腾讯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张磊不仅因此名声大噪,也在投资界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因为他的投资总是和主流背道而驰,人家越不看好的企业,他越投。

2006年10月26日,沈南鹏再次来到纳斯达克敲钟,这次他带来的产品是如家。

有人给沈南鹏算过账,携程和如家的上市,应该能给他带来20亿的财富。

不过,中国有句俗话叫,财聚人散,很快携程四君子便分道扬镳。

就在如家上市前,本来负责如家的季琦便独自离开,去做了和如家几乎一模一样的经济型酒店,名字叫汉庭。

这里面的故事很多,有机会再写,但是有一点显而易见,他们4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每次在接受采访时,他们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评价对方。

一次记者问沈南鹏,如何看待季琦离开,沈南鹏回答:

就像我离开携程一样,如果公司对你的依赖在减弱,主动离开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口气依然是经典的南鹏style,没有情绪和温度。

也是这一年,

IDG中国总计为公司贡献了10亿美元的回报,让IDG挤身美国一流的风投行列。

其中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对百度投资的成功,2005年百度在美国上市,就这一家公司,熊晓鸽就给IDG赚了1亿美元。

百度上市之际,熊晓鸽去总部开会,脚步都变得轻盈了很多,轮到他汇报时,他所讲内容虽然和以前大同小异,但是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2008年11月,中央二台来到红杉资本的上海办公室,这大概是央视首次采访沈南鹏。

采访主持人戴着副眼镜,脑袋光光的,名叫王凯。

这名字在当时对于很多人还很陌生,但是多年后,“凯叔”这个名号在媒体圈已经家喻户晓,“凯叔讲故事”也成为自媒体亲子领域的一哥。

当沈南鹏聊起自己在花旗银行的经历时,凯叔发出一句中国式的常规询问:

那时你工资能拿多少?

沈南鹏本已把话题扯开,但是凯叔倔强的把问题又重复了一次。

沈南鹏只能回答:年薪6万美金。

凯叔的表情略有一丝异样,沈南鹏马上说:

“如果换算成时薪,就和一个蓝领工人差不多,因为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其实沈南鹏说的是有些道理的,他当时的头衔是投资经理,其实啥也不是,就是一个打杂的,干的都是脏活累活。

2010年,37岁的刘强东和他的京东,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京东盈利水平堪忧,而刘强东突发奇想,希望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这种“重模式”在投资人面前太不讨喜了。

所以,求爷爷告奶奶,刘强东始终凑不齐投资款。

在一次论坛上,刘强东见到了人民大学的校友张磊,如同遇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后来,在平安国金大厦,刘强东向张磊介绍了京东下一步建物流的规划,希望张磊的高瓴资本来投点资。

张磊问,“需要多少?”

刘强东咬了咬牙说,“大概7500万......美金。”

张磊说,“好啊,我投,3亿美金,如何?”

幸福来的太突然,刘强东感到一阵眩晕:“这个么,太多了,我只需要7500元美金就行。”

对面的张磊却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要么就投3个亿,要么1分钱都不投。”

其实当时这笔投资对于张磊也是豪赌,如果失败,高瓴全军覆没。

在高瓴内部也有大分歧,但是张磊有自己的理由。

他说,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公开表达过一个遗憾:

亚马逊壮大后,发现没有自己的物流,而此时UPS(美国快递公司)已经太过强大,收购不了,也无法另起炉灶......

因此张磊笃定,刘强东现在这套玩法就是“亚马逊+UPS”啊,肯定有搞头。

果然,3年后京东上市,张磊的3亿美元飙升至39亿美金,张磊又赌赢了。

押对了腾讯,又押对了京东,修真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张磊都不是气运之子了,他是气运之爹啊。

实际上,张磊在投资这件事儿上,确实像个负责任的家长,生完娃,还要负责养大。

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关系,把刘强东弄到亚马逊去实习一周,他还异想天开,想让京东和腾讯联姻。

这笔账很好算,京东和腾讯联合,那就是相当于为京东插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翅膀,股价不飙才怪。

而且,张磊作为两家公司的投资人,撮合两家似乎顺理成章。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那时的腾讯早已摆脱“三低人群”的定位,成为中国最有逼格的互联网公司,而此时的京东,更像是个D音土味网红。

两者的结合比拼多多和特斯拉还不搭,所以腾讯的这些高管几乎各个都持反对意见。

况且腾讯也有自己的电商,投资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事儿怎么想都不靠谱。

张磊开玩笑说,“吴宵光该不会拿把两米大刀来砍我吧?”

因为那时吴宵光主抓腾讯的电商——拍拍网。

有意思的是,几年后,拍拍网竟然被京东收购纳入旗下,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无论怎样,当时的谈判异常艰苦,每当刘强东遇到阻击,都会呼叫张磊前来支援。

最后一次谈判,刘强东连打张磊7次电话,硬是把他从法国的滑雪场请回国。

张磊到了会议室,便对马化腾、刘强东及几个核心人员说:

“今天谈不成,谁也不能走。”

两家巨头就这样在半推半就中牵手,此后微信给京东开放了一级入口。

直到今天,很多参与这个项目的微信员工都会自豪地说:

知道吗?京东1/4的新用户都来自我们微信的引流。

当然京东和腾讯的结合远不只这些,刘强东和章泽天在澳洲结婚时,小马哥身负腰伤也要前往。

最近,网络又刷屏了二人一口闷的画面,可以看出强哥和小马哥私交甚好。

而这一切,张磊的穿线搭桥功不可没。

编辑

搜图

人啊,都是这么的势利,当你是个无名小卒时,讲的话再有哲理,别人都当你放屁。

正如初入投资界的张磊,每当谈起“道、法、术”时总会引起同行的嘲笑。

但是,当你一旦扬名立万,哪怕你放个屁,众人也会争相叫好:“这屁放的太硬核了!”

在一系列的成功投资后,张磊经常出入创投圈的论坛,每句话都被奉为圭臬。

曾有一次,他站在演讲台上,说了一句极为文艺的自我定位:

“我就是《堂吉诃德》中的桑丘·潘沙,我的角色就是帮助英雄人物成就大事。”

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熊晓鸽在2016年,也走向了另一个巅峰。

IDG创始人,麦戈文逝世后,熊晓鸽联合泛海集团,收购了IDG全球的业务,成为了前东家的主人,这种事情在商界还真不多见。

16年一晃而过,同年成立的红杉和高瓴成为中国投资界最耀眼的双子星。

沈南鹏领衔的红杉,一口气投资了500家企业,已经有近60家企业成功上市,总市值高达2.6万亿,沈老板也因此被戏称拥有一个「2万亿的朋友圈」。

红杉不仅包揽了中国前三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还是唯一一个同时投资了TMDP(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拼多多)的公司。

张磊领衔的高瓴,基金规模从原始的3000万美元,已经飙升到如今的600亿美元,增长了2000倍。

事实上,高瓴连续多年都是亚洲的最大基金。

高瓴的投资对象也更多元一些,不仅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滴滴出行、去哪儿和摩拜单车等互联网公司,还持有美的、格力、蓝月亮、百丽、福耀玻璃和江小白等传统企业。

不同的经历,文理科思维,VC和PE的特点,让沈南鹏和张磊的投资风格拥有很大的差异。

沈南鹏以“快、准、狠”闻名,他往往能找到那些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并且快速进入。

以至于马化腾做投资时,每当看中了一家企业,就会发现沈南鹏早已在里面候着了。

因此小马哥也对沈老板敬佩之极:

“沈南鹏是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然后还强调了一句“不是之一”。

编辑

搜图

沈南鹏玩的是“赛道投资”,也就是一旦看好一个领域,便会投资这个领域里所有有潜力的公司。

一个叫做“蜜芽”的新型电商,得到了红杉的投资,后来发现,红杉不仅投资了自己,还投资了京东、聚美、唯品会.....

于是,创始人刘楠质问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周逵:“你们投了这么多电商,请问哪个才是亲生的?”

其实站在资本的角度,很容易理解红杉的出发点,就如同过去的地主姥爷频繁纳妾,有时仅仅是为了生下一个儿子。

只要有那一个,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比较而言,高瓴资本的张磊则显得更专注一丢,他更喜欢根据具体公司来制定投资策略,而且他最牛逼的一点在于“资源整合”。

把京东和腾讯撮合到一块,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

后来高瓴投资蓝月亮,又把京东拉进来合作,不仅通过京东的后台数据,帮助蓝月亮研发了不少新产品,还帮助蓝月亮解决了“线上化”和“供应链”的问题。

现在“蓝月亮”的产品包装,和前几年有很大的不同,其实这种设计就是为了更容易装进京东的投递箱。

这些合作,也使得蓝月亮在洗衣液、洗手液、洁厕液三大品类的份额,都稳居国内第一。

深度介入企业,这大概也是高瓴最鲜明的特点,相比于其他投资机构,高瓴更像是一家咨询公司。

一共200名员工,负责投资的,仅有40人,其他人都是在帮企业做解决方案。

当然,这里不是要比较两家公司的好与坏,就像前文所说,很多东西是由不同特点和基因所决定的。

但是,双方最终殊途同归,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两个赢家。

非常有意思的是,资料显示,两家公司经常合作投资,一共合作了44次,红杉是高瓴合作次数最多的投资机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专门去查了查他们合作的领域,本来以为一定是互联网或者电商类的,没想到竟然是,医疗领域。

看来这是两家资本巨头的共识,除了双方的合作,在这个领域他们也各有侧重,沈南鹏把“AI+医疗”的公司基本上投了个遍。

而张磊则继续剑走偏锋,他重仓的是宠物医疗,收购了包括“瑞鹏”在内的很多宠物医院。

曾有手下问他原因,他说:中国人口老龄化是个可以确定的趋势,宠物市场将会大到不可思议......

你看,投资这事儿还真是需要一些想象力。中国移动阿里巴巴汽车之家58同城今日头条END阅读 92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相关推荐最新发布大家都在看热门人脉圈2024最新版:病、事、婚、产、年休假等23类假期规定及待遇依据汇总内容营销的四大利器:社交媒体、博客营销、视频营销、电子邮件营销跨境电商掰腕子:SHEIN、Temu、速卖通各展其长最好的人生状态:沉得住气、扛得住事、抬得起头IP地址的四大类型:动态IP、固定IP、实体IP、虚拟IP的区别与应用评论我来说几句...全部1条评论赵先生多去认识一些有能力的人总没有坏处,人生岔路千千万,多个朋友多条路21-09-091我来说几句...脉脉App内打开登录查看更多内容、看点评、加好友登录 / 注册热门人脉圈伊的家奈雪的茶1号货的糗事百科手游